(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葺(qì):原指用茅草覆盖房子,后泛指修理房屋。
- 萧萧:形容竹子摇动的声音。
翻译
矮矮的竹子在北边的墙旁萧萧作响,砍去茅草分开荆棘可见到清幽的花香。太守您尚且允许分享那池中的绿水,邻居又何妨借这树来乘凉。也有杏花来展现窈窕的姿态,更有黄莺的叫声来奏响清脆之声。自身闲暇酒又美味谁来劝酒呢,闲坐着看那花影和水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新修整的小园子的景象。首句描述了短竹依墙的画面,展现出一种清幽宁静之感。接着提到与邻舍的共享,表现出一种融洽的邻里氛围。“亦有杏花充窈窕,更烦莺舌奏铿锵”,通过杏花的婀娜和黄莺的鸣叫,增添了园子的生机和灵动。最后写诗人闲坐看花光水色,享受这份悠闲和美好,体现出诗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热爱和陶醉。整首诗意境优美,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小园中的宁静与诗意。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 《 戏题巫山县用杜子美韵 》 —— [ 宋 ] 苏轼
- 《 许州西湖 》 —— [ 宋 ] 苏轼
- 《 阳关曲 · 赠张继愿 》 —— [ 宋 ] 苏轼
- 《 次韵王定国书丹元子宁极斋 》 —— [ 宋 ] 苏轼
- 《 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唱和西绝句,戏用其韵跋之 》 —— [ 宋 ] 苏轼
- 《 答晁以道索书 》 —— [ 宋 ] 苏轼
- 《 次韵郭功甫观予画雪雀有感二首 》 —— [ 宋 ] 苏轼
- 《 归去来集字十首,并引 》 —— [ 宋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