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由书清汶老所传《秦湘二女图》

· 苏轼
春风消冰失瑶玉,我本无身安有触。 羊生得妇如得风,握手一笑未为辱。 先生室中无天游,佩环何处鸣风瓯。 随魔未必皆魔女,但与分灯遣归去。 胡为写真传世人,更要维摩一转语。 丹元茅茨只三间,太极老人时往还。 检点凡心早除拂,方平神鞭常使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瑶玉:美玉。
  • 无身:佛教语,谓没有自我的实体。
  • 天游:放任自然。
  • 风瓯:风中传来的瓯鸣声。
  • 维摩:维摩诘,佛教菩萨名。
  • 丹元:道教语,心神。
  • 茅茨:茅草盖的屋顶。
  • 太极老人:道教神仙。
  • 检点:查看。
  • 凡心:凡人的心思杂念。
  • 除拂:清除拂拭。
  • 方平:道教神仙王方平。

翻译

春风消融了冰块失去了美玉般的景致,我本来没有实体哪里会有感触。羊生娶得妻子如同得到春风,握手一笑也不算耻辱。先生屋中没有放任自然的游乐,佩环在何处能让风瓯鸣响。跟从的魔未必都是魔女,只与她们分灯然后送她们回去。为什么要为她们写真流传于世人,更需要维摩诘的一句点化之语。心神所在的茅茨只有三间,太极老人时常来来往往。查看凡人的心思杂念早日清除,方平的神鞭常驱使着外物。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奇幻和神秘的色彩,体现了苏轼对于宗教和超自然现象的思考与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似真似幻,如春风与瑶玉、羊生与妇等,通过奇特的意象表达某种寓意。诗句语言诡谲,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如关于魔女等描写,引发读者对于虚幻与现实、精神与物质的思索。整体带有一种超脱和空灵的气质。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