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继入侍,次韵绝句四首,各述所怀

· 苏轼
曈曈日脚晓犹清,细细槐花暖欲零。 坐阅诸公半廊庙,时看黄色起天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曈曈: 日出时光亮的样子,读作(tóng tóng)。
  • : 这里指太阳的光芒。
  • 晓犹清: 早晨阳光依然清爽。
  • 细细: 形容槐花小而密集。
  • 槐花: 一种春季开花的树木,花朵香气浓郁。
  • 暖欲零: 温暖的天气中,槐花开始凋谢。
  • 半廊庙: 半个朝廷,指朝廷的一部分官员。
  • 黄色: 指朝服的颜色,古代官服以黄色为主。
  • 起天庭: 从天空中升起,象征着权力或威严。

翻译

清晨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槐花,显得格外清新,微暖的阳光下,槐花即将凋零。我在朝堂上看着那些半数的朝廷官员,不时注意到那些身着黄色朝服的人,他们的身影仿佛从天边升起,显得庄重而威严。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回忆去岁春夏之际在朝廷侍奉的经历,通过细致描绘早晨的景象和朝堂上的官员,展现了官场的肃穆与繁忙。"曈曈日脚晓犹清"形象地刻画了早晨的宁静,而"坐阅诸公半廊庙"则反映出诗人对政治生活的近距离观察。"黄色起天庭"暗喻了官员们的权势和朝廷的威严,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自己职责的敬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苏轼的文人风骨和对朝政的深沉思考。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