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峰新居欲成,夜过西邻翟秀才,二首
林行婆家初闭户,翟夫子舍尚留关。
连娟缺月黄昏后,缥缈新居紫翠间。
击闷岂无罗带水,割愁还有剑铓山。
中原北望无归日,邻火村舂自往还。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连娟:细长弯曲的样子。
-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 击闷:排遣烦闷。
- 罗带水:像罗带一样的江水。
- 割愁:消除忧愁。
- 剑铓山:山峰像剑的锋芒。
翻译
林行婆家刚刚关上了门,翟秀才家还留着门没关。在细长弯曲的一弯缺月的黄昏之后,隐隐约约可见新屋处于青紫色的山水之间。排遣烦闷岂止有像罗带一样的江水,消除忧愁还有那像剑的锋芒一样的山。向北遥望中原已没有回归之日,邻居家的灯火以及村里舂米声自顾自地来来往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夜访西邻翟秀才时的情景以及所感。诗中通过对林行婆家门的关闭和翟秀才家门的敞开形成对比,展现了不同人家的状态。黄昏后缺月的景象以及新居所处的美妙环境营造出一种清幽典雅的氛围。接着用“罗带水”和“剑铓山”来表达排遣烦闷忧愁的寄托。最后流露出对于中原不能回归的怅惘以及对邻家生活场景的感慨。整体意境深远,情感复杂,既有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又有对身世的感慨和无奈。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 《 和陶杂诗十一首 》 —— [ 宋 ] 苏轼
- 《 次韵钱穆父 》 —— [ 宋 ] 苏轼
- 《 村醪二尊献张平阳其一 》 —— [ 宋 ] 苏轼
- 《 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随所见辄作数句,明日集之为诗,故辞无伦次 》 —— [ 宋 ] 苏轼
- 《 和苏州太守王规父侍太夫人观灯之什,余时以刘道原见访,滞留京口,不及赴此会,二首 》 —— [ 宋 ] 苏轼
- 《 次韵曾仲锡承议食蜜渍生荔支 》 —— [ 宋 ] 苏轼
- 《 次韵回文三首 》 —— [ 宋 ] 苏轼
- 《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云:「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灵关稳跨驴。」安节将去,为诵此句,因以为韵,作小诗十四首送之 》 —— [ 宋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