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由三首东亭

· 苏轼
仙山佛国本同归,世路玄关两背驰。 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遥知小槛临廛市,定有新松长棘茨。 谁道茅檐劣容膝,海天风雨看纷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字句顺序来和诗。
  •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 东亭:指诗人所提及的具体地点或景物。
  • 仙山佛国:佛教中的仙境,比喻超脱尘世的理想世界。
  • 世路:世间之路,指世俗的生活道路。
  • 玄关:道教术语,比喻人生的关键转折点或隐秘之处。
  • 卜筑:选择地基建屋,即筑屋定居。
  • 流年:流逝的光阴。
  • 期颐:指百岁,古人认为活到这个年龄是长寿的象征。
  • 小槛:小栏杆,此处可能指亭子的栏杆。
  • 廛市:街市,城镇中的居民区。
  • 新松:新生的松树,常用来象征坚韧不屈的精神。
  • 棘茨:荆棘,喻指艰难困苦。
  • 茅檐:简陋的茅草屋顶。
  • 劣容膝:勉强能容下膝盖,形容房屋狭小。
  • 纷披:散乱,形容风雨交加。

翻译

原本我们都向往那个超凡入圣的世界,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各自沿着不同的道路前行。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找个安静的地方建个家,享受岁月静好。想象你在那座东亭,即使身处喧嚣的市井,周围也必定有新生的松树顽强生长。别人都说简陋的茅屋只能勉强容身,但你看那海天风雨中的景象,不是也别有一番风味吗?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回应其弟苏辙(子由)的诗作,表达了他们虽然追求不同,但内心都渴望超脱世俗的宁静。诗人鼓励子由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安宁,哪怕是在简陋的环境中也能欣赏生活之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仙山佛国、新松棘茨,以及风雨中的茅檐,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乐观态度。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