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周循州

· 苏轼
蔬饭藜床破衲衣,扫除习气不吟诗。 前生自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 未敢叩门求夜话,时叨送米续晨炊。 知君清俸难多辍,且觅黄精与疗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周循州:即周彦质,字文之,北宋官员。
  • 藜床:用藜茎编织的床榻。藜,lí。
  • 衲衣:僧衣。
  • 习气:不良的习惯或作风。
  • 卢行者:即六祖慧能,最初是卖柴的樵夫,被称为卢行者。
  • 韩退之:即韩愈。

翻译

吃着粗茶淡饭睡在简陋的藜床穿着破衲衣,改掉了吟诗的习惯。前生前世自然是像卢行者那样,后来的学者过分地称呼像韩退之。不敢登门请求夜里谈话,时常有幸得到你送的米来延续早晨的炊烟。知道你清廉的俸禄难以多次拿出来,姑且去寻找黄精来解决饥饿。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周循州的,描绘了周彦质生活的简朴以及自己与周的交往。诗中既体现了对周的赞誉,赞赏他如同慧能般质朴,又表达了对周赠送米粮的感激之情。整体语言平实自然,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述,如吃蔬饭、睡藜床等,生动地刻画出周循州的形象,同时也反映出两人之间诚挚的情谊。语调轻松诙谐,如说“前生自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有一种幽默调侃之感。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