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仲素寺丞致仕归隐潜山

· 苏轼
潜山隐君七十四,绀瞳绿发方谢事。 腹中灵液变丹砂,江上幽居连福地。 彭城为我住三日,明月满舟同一醉。 丹书细字口传诀,顾我沉迷真弃耳。 年来四十发苍苍,始欲求方救憔悴。 他年若访潜山居,慎勿逃人改名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 (gàn):天青色或深青透红色的眼珠。
  • 谢事:辞去官职。

翻译

潜山有位七十四岁的隐士,天青色的眼珠绿色的头发才刚辞去官职。他腹中的灵液能变成丹砂,在江边幽静的居处连着福地。他在彭城为我停留了三天,明月满船时我们一同沉醉。用丹书写着细密的字亲口传授秘诀,只是我沉迷其中真是像丢弃了一样。近年来四十岁头发就已经苍苍,才开始想要寻找方法来挽救自己的憔悴。以后若是去探访潜山的居处,千万不要躲避别人改变了名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七十四岁的潜山隐君,突出了他的独特形象和生活环境。诗中既有对隐君的外貌、居所等的描写,展示其超凡脱俗之处,也叙述了与隐君之间的交往。苏轼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修行求方等事的态度,以及对与隐君情谊的珍视。同时也表现出了苏轼豁达洒脱的性格特点。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