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陌上濛濛残絮飞,杜鹃花里杜鹃啼。年年底事不归去,怨月愁烟长为谁。 梅雨细,晓风微,倚楼人听欲沾衣。故园三度群花谢,曼倩天涯犹未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濛濛(méng méng):形容细雨迷蒙的样子。
  • 底事:何事,为什么。
  • 怨月愁烟:指因忧愁而产生的种种情感。
  • 曼倩:东方朔字曼倩,这里借指游子。

翻译

道路上细雨迷蒙,残絮纷纷飞舞,杜鹃花里传来杜鹃的啼叫声。每到年终,不知为何不归去,这埋怨月色、忧愁烟雾的长久情绪,又是为了谁呢? 梅雨细细地下着,晨风微微地吹,倚楼之人听着这景况,忧伤得泪湿衣裳。故乡的花儿已经三次凋谢了,而那漂泊天涯的游子还没有归来。

赏析

这首词以景衬情,通过描绘残絮飞舞、杜鹃啼鸣、梅雨细落、晓风轻吹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忧伤的氛围。上阕中“年年底事不归去,怨月愁烟长为谁”,表达了词人对无法归家的无奈和愁苦。下阕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故园三度群花谢,曼倩天涯犹未归”,借故乡的花已谢三次,而自己仍在天涯漂泊未归,深刻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羁旅之愁。整首词情景交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将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晏几道

晏几道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南昌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鹧鸪天》中“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两句受人赞赏。 ► 2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