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 晏殊
绿树归莺,雕梁别燕。春光一去如流电。当歌对酒莫沈吟,人生有限情无限。 弱袂萦春,修蛾写怨。秦筝宝柱频移雁。尊中绿醑意中人,花朝月夜长相见。
拼音

所属合集

#踏莎行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踏莎行:词牌名。
  • (chén)吟:沉思吟味,间断地低声自语,迟疑不决。
  • 弱袂(mèi):短袖。
  • 修蛾:修长的眉毛。
  • 绿醑(xǔ):绿色美酒。

翻译

绿树间黄莺归来,雕梁上燕子告别。春天的光景一旦逝去如同闪电般迅速。对着歌声对着美酒不要迟疑不决,人生是有限的但情意是无限的。 轻盈的衣袖挽住春光,细长的眉毛抒写哀怨。秦筝上的弦柱频繁地移动像大雁飞翔。酒杯中的绿色美酒和心中思念的人,只希望能在花朝月夜长久相见。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绘春景的流逝,以及借酒抒情、对意中人的思念等,表达了时光匆匆、人生有限而情意无限的感慨。词中“绿树归莺,雕梁别燕”简洁地勾勒出春去夏来的景象转换。“当歌对酒莫沈吟”体现出一种豁达中略带无奈的情感。而“弱袂萦春,修蛾写怨”则把女子的柔美姿态和心中愁怨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通过“尊中绿醑意中人,花朝月夜长相见”,表达了对意中人的眷恋和对美好相聚时光的向往。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感情细腻,韵味深长。

晏殊

晏殊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南昌进贤)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 3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