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

· 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拼音

译文

利欲驱使人东奔西走,如同万头火牛奔突一样,倒不如做个江湖上人,浪迹天涯,像沙鸥鸟那样自由自在。 一日长似一年,闲暇无所事事的时候才感觉如此,即使是天大的事,喝醉了也就无事了。 在捣衣棒的敲击声中,深巷里的明月渐渐西沉,井边的梧桐树忽然摇动叶落,方知故乡也是秋天了。 想极目远眺,苦于没有登高的地方,哪能像陈登站在百尺楼上,高论天下大事呢。

注释

欲:欲望。 驱:赶逐。 浪迹:到处漫游,行踪不定。 休:此处作“忘了”解。 井梧:水井边的梧桐树。 元龙:陈元龙,即陈登,三国时人,素有扶世救民的志向。

诗写秋日所感,表现了作者向往闲适而又不能闲居的心情。虽然诗人赞美沙鸥闲逸,但又说闲时度日如年;虽说事大如天,醉后亦休,但又闻砧杵声而生感,见梧桐叶落而念故园之秋。他要放眼远望,而又无楼可登。诗人之心何曾清闲得了?种种矛盾想法在心中纠缠,使得内心更加郁闷。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砧杵(zhēn chǔ):捣衣石和棒槌。
  • 元龙:陈登的字,东汉末年人。

翻译

利欲驱使人像狂奔的火牛,在江湖漂泊就像一只沙鸥。白天漫长好似一年,只有在闲适的时候才感觉得到,事情大得像天一样,喝醉了也就算了。捣衣的声音敲碎了深巷里的月光,井边的梧桐摇落显示出故园的秋色。想要舒张年老的眼睛却没有高处可去,到哪里能找到陈登那样的百尺高楼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利欲的感慨以及闲散生活中的感慨和无奈。以“利欲驱人万火牛”形象地表达出利欲对人的驱使力量之大;“江湖浪迹一沙鸥”则体现出诗人自在漂泊如沙鸥的状态。“日长似岁闲方觉”写出了闲时对时间的独特感受。“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用捣衣声和梧桐落叶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烘托出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最后以想登高却无处可去,暗示心中的落寞和对理想境界的渴望。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复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思考与愁绪。

陆游

陆游

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93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