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归乡诗

衔泪出郭门,抚剑无人逵。 沙风暗塞起,离心眷乡畿。 夜分就孤枕,梦想暂言归。 孀妇当户叹,缫丝复鸣机。 慊款论久别,相将还绮闱。 历历檐下凉,胧胧帐里辉。 刈兰争芬芳,采菊竞葳蕤。 开奁夺香苏,探袖解缨徽。 寐中长路近,觉后大江违。 惊起空叹息,恍惚神魂飞。 白水漫浩浩,高山壮巍巍。 波澜异往复,风霜改荣衰。 此土非吾土,慷慨当告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衔泪:含着眼泪。(“衔”,xián) :大路。(“逵”,kuí) 乡畿:家乡。(“畿”,jī) 孀妇:寡妇。 缫丝: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缫”,sāo) 慊款:诚恳。 绮闱:华丽的居室。 葳蕤:草木茂盛的样子。(“蕤”,ruí) 香苏:一种香料。 缨徽:妇女所佩的香囊。 }

翻译

{ 我含着泪走出外城的门,抚摸着剑却不见行人的大路。 风沙在昏暗的塞外兴起,我心怀着离别之情眷恋着家乡。 夜半时分独自一人躺在孤枕上,在梦中暂且说要归去。 寡妇对着门户叹息,又继续缫丝操作织机。 诚恳地谈论着长久的离别,相互携手一同回到华丽的居室。 清晰地感觉到屋檐下的凉意,朦胧中看到帐里的光辉。 割下的兰草争着散发芬芳,采摘的菊花竞相茂盛。 打开妆奁夺取香苏,伸手入袖解开香囊。 睡梦中觉得回家的路很近,醒来后才发觉已远离了大江。 受惊起身徒然叹息,神情恍惚灵魂仿佛飞走。 白茫茫的水浩浩荡荡,高大的山雄伟巍峨。 波浪起伏变化往复,风霜改变着万物的兴衰。 这里不是我的家乡,心中的慷慨之情又能向谁诉说。 }

赏析

{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的开头,诗人“衔泪出郭门,抚剑无人逵”,通过“衔泪”“抚剑”等动作,表现出其内心的痛苦和孤独。“沙风暗塞起,离心眷乡畿”,描绘了塞外的风沙和自己对家乡的眷恋,情景交融。 梦中,诗人回到了家乡,与孀妇相聚,描绘了家中的温馨场景,如“孀妇当户叹,缫丝复鸣机”“慊款论久别,相将还绮闱”等,然而梦终会醒,“寐中长路近,觉后大江违”,现实的残酷让诗人深感无奈。 诗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如“白水漫浩浩,高山壮巍巍。波澜异往复,风霜改荣衰”,既增添了诗歌的意境,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最后,“此土非吾土,慷慨当告谁”,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身处他乡的悲愤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苦和对人生的感慨。 }

鲍照

鲍照

南朝宋诗人,字明远,人称鲍参军,东海郡人(今属山东兰陵县长城镇)。南朝宋元嘉(公元424年—公元453年)中,刘义庆以他为国侍郎。其后成为太学博士、中书舍人。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由于任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南朝宋泰始二年(公元466年),刘子顼遵奉其兄刘子勋为正统的宋帝,出兵攻打建康的宋明帝(泰始元年底弑杀凶暴的前废帝刘子业,自立为帝),参加了所谓的“义嘉之难”(义嘉为刘子勋年号)。刘子勋与刘子顼在同年兵败被杀,鲍照也在刘子顼的军中被乱兵杀害。 ► 1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