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 画堂帘捲
画堂帘捲,贺燕双双语。花柳一番春,倚东风雕红缕翠。草堂风月,还似旧家时;歌扇底,舞裀边,寿斝年年醉。
兵符传垒,已蒞葵丘戍。两手挽天河,要一洗蛮烟瘴雨。貂蝉冠冕,应是出兜鍪。飡五鼎,梦三刀,侯印黄金铸。
拼音
注释
蓦山溪:词牌名。北宋新声。此调显著特点是韵稀,要求语意连贯而流畅,故很难作好。因韵稀,且用仄声韵,声韵低沉,音节散缓,于宋词中甚有特色。《清真集》入「大石调」,金词注「大石调」。宋末元初刘应李编撰《翰墨全书》,名《上阳春》。贺铸词有「弄珠英,因风委坠」句,又名《弄珠英》。元代王哲改名《心月照云溪》。八十二字,前阕九句六仄韵,后阕九句四仄韵。亦有前阕九句四仄韵,后阕九句三仄韵者,为别格。
斝(jiǎ):古代青铜制酒器,圆口,三足。《说文解字》:「玉爵也。夏曰『盏(zhǎn)』,殷曰『斝』,周曰『爵』。从吅(xuān)从斗,冂(jiōng)象形。与『爵』同意。或说斝受六斗。」清 段玉裁注:「(夏曰『盏』。)小徐如此,大徐作『盏』,皆许所无。《周礼·量人》音义曰:『盏,侧产反。』刘昌宗本作『□』,音同。按古当用『戋』字,后人以意加旁。(殷曰『斝』,周曰『爵』。)见《明堂位》及毛诗传:『鲁祀周公,爵用玉盏。』仍雕。《周礼》、《祭统》皆云『玉爵』,然则三代皆饰玉可知,故许统云『玉爵』也。《礼运》:『盏斝及尸君,非礼也。』郑云:『先王之爵。惟鲁与王者之后得用之,其馀诸侯用时王之器而已。』《大雅》:『洗爵奠斝。』笺云:『用殷爵者,尊兄弟也。』《明堂位》注曰:『斝画禾稼也。』」
莅(lì):《集韵》:「同『莅』」。莅,本义指走到近处察看。《尔雅》:「涖,视也。」亦指治理、统治、管理。《韩非子·喻老》:「楚庄王莅政三年。」
葵丘戍:《左传·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注:「葵丘,齐地。临淄县西有地名葵丘。」
挽天河:唐·杜甫《洗兵马》:「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天河,即银河。
「貂蝉冠冕,应是出兜鍪」句:《南齐书·卷二十九·周盘龙传》:「寻出为持节、都督兖州缘淮诸军事、平北将军、兖州刺史。进爵为侯。……加领东平太守。盘龙表年老才弱,不可镇边,求解职,见许。还为散骑常侍、光禄大夫。世祖戏之曰:『卿著貂蝉,何如兜鍪?』盘龙曰:『此貂蝉从兜鍪中出耳。』」按:兜鍪即战盔,战时所著之冠。貂蝉即貂蝉冠,三公、亲王、侍从贵臣在侍奉天子祭祀或参加大朝时穿戴所著冠上之饰,其制为冠上加黄金珰,附蝉为饰,并插以貂尾也。《宋史·卷一百五十二·舆服志》:「貂蝉冠一名笼巾,织藤漆之,形正方,如平巾帻。饰以银,前有银花,上缀玳瑁蝉,左右为三小蝉,衔玉鼻,左插貂尾。三公、亲王侍祠大朝会,则加于进贤冠而服之。」
飡五鼎:《史记·卷一百一十二·〈平津侯主父列传·主父偃传〉》:「主父偃者,齐临菑人也。学长短纵横之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言。游齐诸生閒,莫能厚遇也。齐诸儒生相与排摈(bìn),不容于齐。家贫,假贷无所得,乃北游燕、赵、中山,皆莫能厚遇,为客甚困。孝武元光元年中,以为诸侯莫足游者,乃西入关见卫将军。卫将军数言上,上不召。资用乏,留久,诸公宾客多厌之,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书奏天子,……于是上乃拜主父偃、徐乐、严安为郎中。偃数见,上疏言事,诏拜偃为谒者,迁为中大夫。一岁中四迁偃。……人或说偃曰:『太横矣。』主父曰:「臣结髮游学四十馀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我阸(è)日久矣。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
梦三刀:《晋书·卷四十二·王浚传》:「王浚(jùn),字士治,弘农湖人也。家世二千石。浚博坟典,美姿貌,不修名行,不为乡曲所称。晚乃变节,疏通亮达,恢廓有大志。……州郡辟河东从事。守令有不廉洁者,皆望风自引而去。……后参征南军事,羊祜深知待之。……祜曰:『浚有大才,将欲济其所欲,必可用也。』转车骑从事中郎,识者谓祜可谓能举善焉。……除巴郡太守。……转广汉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赖之。浚夜梦悬三刀于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浚警觉,意甚恶之。主簿李毅再拜贺曰:『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临益州乎?』及贼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果迁浚为益州刺史。浚设方略,悉诛弘等,以勋封关内侯。……徵拜右卫将军,除大司农。车骑将军羊祜雅知浚有奇略,乃密表留浚,于是重拜益州刺史。」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
辛弃疾的其他作品
- 《 水龙吟 · 过南剑双溪楼 》 —— [ 宋 ] 辛弃疾
- 《 最高楼 · 客有败棋者代赋梅 》 —— [ 宋 ] 辛弃疾
- 《 清平乐 · 为儿铁柱作 》 —— [ 宋 ] 辛弃疾
- 《 忆李白 》 —— [ 宋 ] 辛弃疾
- 《 渔家傲 · 道德文章传几世 》 —— [ 宋 ] 辛弃疾
- 《 西江月 》 —— [ 宋 ] 辛弃疾
- 《 题福州参泉二首 》 —— [ 宋 ] 辛弃疾
- 《 河渎神 · 女诫词效花间体 》 —— [ 宋 ] 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