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鸿鹄:大雁或天鹅,古代常用来象征志向高远的人。
- 荒裔:边远的地方。
- 双翮:两只翅膀,比喻团结协作的力量。
- 须臾:片刻,极短的时间。
- 琅玕:传说中的仙果,这里象征美好食物。
- 丹山:红色的山,可能指仙境或色彩鲜艳的地方。
- 抗身:昂首直立,形象地表达高洁之志。
- 网罗:比喻束缚或控制。
- 乡曲士:乡里的普通人,指世俗之人。
翻译
大雁相伴飞翔,一同飞往遥远的边疆, 双翅面对长风,转眼间已跨越万里天际。 早晨享用着仙果般的美食,夜晚栖息在丹霞山边, 身处云端之上,又有谁能束缚我的自由? 我岂会像那些平凡的乡人,轻易与他们立下誓言。
赏析
这首诗以鸿鹄自比,展现了诗人阮籍超凡脱俗的胸怀和志向。他向往自由翱翔,不拘泥于世俗的约束,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无边天地。通过描绘鸿鹄的飞行旅程,诗人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体现了阮籍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沉的人生哲理。

阮籍
阮籍,三国时期魏诗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建安七子之一阮瑀之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咏怀》、《大人先生传》等,其著作收录在《阮籍集》中。
► 90篇诗文
阮籍的其他作品
- 《 咏怀八十二首(其十一) 》 —— [ 三国 ] 阮籍
- 《 咏怀八十二首(其十三) 》 —— [ 三国 ] 阮籍
- 《 大人先生歌 》 —— [ 南北朝 ] 阮籍
- 《 咏怀诗十三首 》 —— [ 三国 ] 阮籍
- 《 咏怀八十二首(其四十五) 》 —— [ 三国 ] 阮籍
- 《 咏怀八十二首(其二十二) 》 —— [ 三国 ] 阮籍
- 《 咏怀八十二首(其六十九) 》 —— [ 三国 ] 阮籍
- 《 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一) 》 —— [ 三国 ] 阮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