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八十二首(其四十五)
儒者通六艺,立志不可干。
违礼不为动,非法不肯言。
渴饮清泉流,饥食并一箪。
岁时无以祀,衣服常苦寒。
屣履咏《南风》,缊袍笑华轩。
信道守诗书,义不受一餐。
烈烈褒贬辞,老氏用长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儒家经典。
- 干:干扰、违背。
- 箪(dān):古代盛饭的圆竹器。
- 屣履:拖着鞋子走路,这里形容不在乎、随意的样子。
- 缊袍:以乱麻为絮的袍子,指贫寒之人穿的衣服。
- 老氏:老子。
翻译
儒者精通六种儒家经典,立下的志向不可被干扰违背。违背礼法的事不会去做,不合法度的话不肯说。口渴就饮用清澈的泉水,饥饿就吃那一个竹箪里的食物。年岁时节没有用来祭祀的东西,穿着的衣服常常忍受寒冷之苦。拖着鞋子吟咏着《南风》之曲,穿着寒酸的袍子嘲笑那华丽的车轩。坚信道义遵守诗书的教导,坚持道义不接受一顿不恰当的饭食。那激烈的褒贬之辞,让老子也为之长久叹息啊!
赏析
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坚守儒家道义的儒者形象。他坚定地遵循六艺,志不可夺,严格遵守礼与法。生活虽清苦,却能安贫乐道,对富贵荣华不屑一顾。体现了儒者对道德和学识的执着追求以及不为外物所动的高尚品格。诗中通过对儒者日常行为和态度的描写,如饥食一箪、渴饮清泉等,来突出其坚守和纯粹。最后两句“烈烈褒贬辞,老氏用长叹”,以老子的长叹暗示这种坚守道义在现实中的艰难与不易,也使诗歌染上一层淡淡的悲壮色彩。整体意境高古,表达了对儒者精神的赞颂。

阮籍
阮籍,三国时期魏诗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建安七子之一阮瑀之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咏怀》、《大人先生传》等,其著作收录在《阮籍集》中。
► 90篇诗文
阮籍的其他作品
- 《 咏怀八十二首(其六十八) 》 —— [ 三国 ] 阮籍
- 《 咏怀八十二首(其六十五) 》 —— [ 三国 ] 阮籍
- 《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五) 》 —— [ 三国 ] 阮籍
- 《 咏怀 · 其五 》 —— [ 三国 ] 阮籍
- 《 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 —— [ 三国 ] 阮籍
- 《 咏怀八十二首(其五十八) 》 —— [ 三国 ] 阮籍
- 《 咏怀 · 其四 》 —— [ 三国 ] 阮籍
- 《 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九) 》 —— [ 三国 ] 阮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