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赋

逸群公子,体奇好异。傲世忘荣,绝弃人事。睎高慕古,长想远思。将登箕山以抗节,浮沧海以游志。于是延友生,集同好。精性命之至机,研道德之玄奥。悯流俗之未悟,独超然而先觉。狭世路之阨僻,仰天衢而高蹈。邈姱俗而遗身,乃慷慨而长啸。 于时曜灵俄景,流光濛汜。逍遥携手,踟跦步趾。发妙声于丹唇,激哀音于皓齿。响抑扬而潜转,气冲郁而熛起。协黄宫于清角,杂商羽于流徵。飘游云于泰清,集长风乎万里。曲既终而响绝,遗馀玩而未已。良自然之至音,非丝竹之所拟。是故声不假器,用不借物。近取诸身,役心御气。动唇有曲,发口成音。触类感物,因歌随吟。大而不洿,细而不沈。清激切于竽笙,优润和于瑟琴。玄妙足以通神悟灵,精微足以穷幽测深。收激楚之哀荒,节北里之奢淫。济洪灾于炎旱,反亢阳于重阴。唱引万变,曲用无方。和乐怡怿,悲伤摧藏。时幽散而将绝,中矫厉而慨慷。徐婉约而优游,纷繁骛而激扬。情既思而能反,心虽哀而不伤。总八音之至和,固极乐而无荒。 若乃登高台以临远,披文轩而骋望。喟仰抃而抗首,嘈长引而憀亮。或舒肆而自反,或徘徊而复放。或冉弱而柔挠,或澎濞而奔壮。横郁鸣而滔涸,冽飘眇而清昶。逸气奋涌,缤纷交错。列列飙扬,啾啾响作。奏胡马之长思,向寒风乎北朔。又似鸿雁之将雏,群鸣号乎沙漠。故能因形创声,随事造曲。应物无穷,机发响速。怫郁冲流,参谭云属。若离若合,将绝复续。飞廉鼓于幽隧,猛虎应于中谷。南箕动于穹苍,清飙振乎乔木。散滞积而播扬,荡埃蔼之溷浊。变阴阳之至和,移淫风之秽俗。 若乃游崇岗,陵景山。临岩侧,望流川。坐盘石,漱清泉。藉皋兰之猗靡,荫脩竹之蝉蜎。乃吟咏而发散,声骆驿而响连。舒蓄思之悱愤,奋久结之缠绵。心涤荡而无累,志离俗而飘然。 若夫假象金革,拟则陶匏。众声繁奏,若笳若箫。磞硠震隐,訇磕㗦嘈。发徵则隆冬熙蒸,骋羽则严霜夏凋。动商则秋霖春降,奏角则谷风鸣条。音均不恒,曲无定制。行而不流,止而不滞。随口吻而发扬,假芳气而远逝。音要妙而流响,声激嚁而清厉。信自然之极丽,羌殊尤而绝世。越韶夏与咸池,何徒取异乎郑卫。 于时绵驹结舌而丧精,王豹杜口而失色。虞公辍声而止歌,宁子检手而叹息。钟期弃琴而改听,孔父忘味而不食。百兽率舞而抃足,凤皇来仪而拊翼。乃知长啸之奇妙,盖亦音声之至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公子:古代对贵族子弟的尊称。
  • 体奇好异:体质特异,喜好独特的事物。
  • (xī):仰望,向往。
  • 箕山:古代隐士所居之地。
  • 黄宫清角商羽流徵:古代音乐中的五个基本音阶。
  • 泰清:指天空最清澈的部分。
  • 洪灾炎旱亢阳:大的灾难,炎热干旱。
  • 嘈长引:嘈杂而悠长的声音。
  • 南箕:星宿名,古人认为其能簸扬尘土。
  • 崇岗景山:高山。
  • 琅琊:古代的一种美玉,这里代指美石。
  • 虞公宁子:虚构的人物,用来形容听者深受感染。
  • 绵驹王豹:传说中的善歌者,这里比喻高超的歌唱技艺。

翻译

一个超凡脱俗的贵家公子,他的身体奇特,喜好与众不同。他不屑世俗的荣耀,远离人间事务,仰慕古代贤人,常常遐想远方。他打算登上箕山坚守节操,或者泛舟大海寄托志向。于是,他邀请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研究生命的真谛和道德的深奥。他对世俗的无知感到悲哀,独自超越众人,成为先知先觉者。他避开狭窄的人生道路,仰望广阔的天空,远离尘俗,满怀激情地发出长啸。

当时,阳光洒落,光影朦胧。朋友们相伴漫步,唇齿间发出美妙的旋律。声音抑扬顿挫,气息激昂,音符在黄宫、清角、商羽和流徵之间交织,如云游太空,又如万里长风。曲终余音绕梁,那真是自然的最高音律,无法用乐器来比拟。这种声音无需借助外物,直接来自内心,随着情感起伏而变化。它宏大而不失纯净,细致而不沉闷,清脆激昂胜过笙笛,温润和谐如同瑟琴。它的玄妙可以通神明,精微之处能洞察幽深。它可以表达哀伤、欢乐,甚至能缓解灾祸,平衡阴阳。

他们的歌声时而幽静,时而激昂,变化无穷,让人感受到深深的喜悦和悲痛。即使情绪复杂,内心深处也始终保持着平衡。他们集合了所有音调的和谐,达到了极致的快乐而不过度。

有时,他们在高台上俯瞰远方,吟诵诗词,声音或舒缓或激昂,或如胡马奔腾,或如鸿雁呼唤。他们根据场景创作歌曲,适应万物,反应迅速。音符如风起云涌,交错共鸣,既有猛虎回应山谷,又有清风摇动高树。他们的歌声能够净化心灵,改变环境,提升风气。

在崇山峻岭中,他们坐在石头上,聆听泉水,感受草地的宁静。他们的歌声充满了深情,抒发着内心的愤懑和缠绵,但又没有尘世的负担。他们通过模仿金戈铁马和陶土葫芦的声音,展现了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既有隆冬的温暖,也有严霜的清凉。

他们的音乐超越了古代的乐章,不仅仅是郑卫之地的通俗音乐。他们的歌声如此美妙,连绵驹、王豹这样的歌手都为之倾倒,连虞公、宁子也停止歌唱,钟期放下琴,孔父忘却饮食。百兽为之舞蹈,凤凰翩翩起舞。长啸的魅力,可见音乐艺术的极致。

赏析

成公绥的《啸赋》描绘了一幅理想化的隐逸生活画面,通过贵公子的形象,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诗中运用丰富的音乐意象,将啸声比作天籁,展现其音韵之美和情感之深。同时,诗人巧妙地结合了自然景象和神话传说,赋予啸声以神秘力量,使之具有净化人心、改变环境的能力。整篇赋文语言华丽,韵律优美,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音律的深刻理解。

成公绥

西晋初东郡白马人,字子安。少有俊才,博涉经传。性寡欲,不营资产。雅善音律,词赋甚丽。张华叹为绝伦,荐之太常,征博士,累迁中书郎。每与华受诏并为诗赋,又与贾充等参定《晋律》。所作《天地赋》、《啸赋》,皆为传世名篇。有集已佚,明人辑有《成公子安集》。 ► 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