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闲步赠张山人

江景又妍和,牵愁发浩歌。 晴沙金屑色,春水曲尘波。 红簇交枝杏,青含卷叶荷。 藉莎怜软暖,憩树爱婆娑。 书信朝贤断,知音野老多。 相逢不闲语,争奈日长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妍和(yán hé):美好和煦。
  • 浩歌:放声高歌,大声歌唱。
  • 曲尘波:淡黄色的水波。
  • :聚集,丛凑。
  • 藉莎(jiè suō):坐在草地上。
  • 婆娑(pó suō):形容枝叶纷披的样子。

翻译

江边的景色又美好和煦,牵动着我的愁绪,使我放声高歌。晴朗的沙滩闪烁着如金屑般的光芒,春天的江水泛着淡黄色的波浪。红色的杏花簇簇拥拥交织在枝头,青翠的荷叶尚卷未舒。坐在柔软温暖的草地上令人怜爱,在枝叶纷披的树下休息也让人喜爱。给朝中贤士的书信已经中断,反而是乡野老人中有不少知音。相逢之时不会说些闲话,只是无奈这白昼怎么如此漫长。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赠给张山人的作品,描绘了春天江边的美好景色以及诗人的心境。诗的开头通过“江景又妍和”展现了春天江边景色的美好,“牵愁发浩歌”则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愁绪以及通过高歌来排解的方式。接下来,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边的具体景色,如“晴沙金屑色,春水曲尘波”“红簇交枝杏,青含卷叶荷”,从沙滩、江水到杏花、荷叶,色彩鲜明,画面感强。诗中还提到了诗人在草地上休息以及对树木的喜爱,表现出他对自然的亲近之感。“书信朝贤断,知音野老多”则表达了诗人在人际交往中的感受,与朝中贤士的联系中断,却在乡野老人中找到了知音。最后,“相逢不闲语,争奈日长何”,写出了诗人与友人相逢时的情景,以及对时光漫长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