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中杂咏 其九 茶瓯

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兹器。 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 枣花势旋眼,蘋沫香沾齿。 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邢客:邢窑的工匠。邢窑,唐代著名瓷窑,窑址在今河北省邢台市境内。“邢”读音:[xíng]
  • 越人:越窑的工匠。越窑,唐代著名瓷窑,窑址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
  • 兹器:此器,指茶瓯(ōu),一种茶具。
  • 月魂:古人认为月中有嫦娥居住,因称月为月魂。
  • 云魄:云的精气。
  • 枣花:可能指茶瓯上的装饰图案,形似枣花。
  • 势旋眼:图案的形状旋转令人眼花缭乱。
  • 蘋沫:茶沫,这里指散发着香气的茶沫。“蘋”读音:[pín]
  • 支公:支遁,字道林,东晋高僧,好谈玄理,常与文人雅士交往,也喜欢饮茶。

翻译

邢窑的工匠和越窑的工匠,都能够制作这种茶瓯。 茶瓯圆润如同月亮的灵魂坠落,轻盈好似云朵的精气升起。 茶瓯上的枣花图案旋转得让人眼花缭乱,茶沫的香气沾到了牙齿上。 在松树下时不时看一看这茶瓯,就连支公也会像我这样喜爱它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茶瓯的制作和其独特的魅力。诗的前两句强调了邢窑和越窑工匠的高超技艺,能够造出精美的茶瓯。接下来的两句,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将茶瓯的圆润和轻盈形容得淋漓尽致,“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赋予了茶瓯一种诗意的美感。“枣花势旋眼,蘋沫香沾齿”则从视觉和味觉的角度,进一步描写了茶瓯的装饰精美和茶香四溢。最后一句“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通过提及支公,表达了诗人对茶瓯的喜爱之情,暗示了茶瓯所蕴含的高雅文化内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将茶瓯的美妙之处展现得栩栩如生,也反映了唐代茶文化的繁荣。

皮日休

皮日休

唐襄阳人,字逸少,后改袭美,早年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等。懿宗咸通八年擢进士第。十年,为苏州刺史从事,与陆龟蒙交游唱和,人称皮陆。后又入京为太常博士。僖宗乾符五年,黄巢军下江浙,日休为巢所得,任为翰林学士。巢败,日休下落不明,或云为朝廷所杀,或云为巢所杀,或云至吴越依钱镠,或云流寓宿州。有《皮子文薮》、《松陵集》。 ► 4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