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

· 王维
束带趋承明,守官唯谒者。 清晨听银虬,薄暮辞金马。 受辞未尝易,当是方知寡。 清范何风流,高文有风雅。 忽佐江上州,当自浔阳下。 逆旅到三湘,长途应百舍。 香炉远峰出,石镜澄湖泻。 董奉杏成林,陶潜菊盈把。 范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 送君思远道,欲以数行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束带:整饰衣服。束,系。带,佩。
  • 承明:古代天子左右路寝称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后,故称。
  • 谒者:官名,春秋战国时置,为国君掌管传达。
  • 银虬(qiú):银漏壶。虬,传说中的一种龙。
  • 金马:汉代宫门名。学士待诏处。
  • 浔阳:今江西九江市。
  • 逆旅:客舍;旅馆。
  • 三湘:泛指湘江流域及洞庭湖地区。
  • 香炉:庐山香炉峰。
  • 石镜:庐山石镜峰。

翻译

整理衣带快步走向承明殿,担任的官职只有谒者。清晨听闻银漏壶的滴水声,傍晚就辞别金马门。接受使命不曾随便,在这时候才知道很少有这样的人。清廉的风范多么潇洒,高超的文章具有风雅气质。忽然去辅佐江州,应当会从浔阳出发。在旅舍行至三湘之地,漫长的路途应该要经过许多驿站。庐山的香炉峰远远地露出,石镜峰下湖水澄澈倾泻。就像董奉的杏树能成林,陶渊明采的菊花能盈把。范蠡一直喜爱这里,庐山也是我心中所好。送你远行思索着远方之路,想要用这几行文字表达我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送张舍人去江州而作。诗中先描述张舍人的官职及日常,突出其严谨与独特。接着写他要去江州的行程,路途遥远。同时以庐山的美景如香炉峰、石镜峰等作点缀,还提到董奉杏林、陶渊明菊花等典故,增添了诗意和文化内涵。最后表明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对远方路途的祝愿。整首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情谊,又描绘了沿途景色与文化意象,意境优美,情感真挚。

王维

王维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