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义心:谓犹豫不决之心。有迷事、迷理两种,迷事之疑,于见道时断之;迷理之疑,至佛果时始能断之。
空病:执着于空。
天眼:天人之眼,所观甚远,为五眼之一。天眼有两种:一从福报得来,如天人;二从苦修得来,如阿那律尊者所得天眼。
法身:指佛的自性真身,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又称法身佛、自性身或第一身。
序
该诗写诗人自己老态龙钟、步履蹒跚地冒着炎热前往青龙寺拜谒操禅师。此行目的就是要就一些疑问请教操禅师。路途的艰辛,反衬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平静的叙述,让人感觉到这份虔诚没有了如火如荼的炽烈,却已深入诗人心中,与生命融为一体,沉稳而坚实。在拜谒操禅师之后,疑问烟消云散。接着的两联表现了诗人豁然出疑后的体悟。“一毛孔容三千大千世界”,整个山河大地尽在天眼中也是平常事。法身横遍十方,竖穷三际,世界不能超出其外。若证明此义,炎热也不是炎热,只是心生。不执炎热相,大地风自可骤然而起,销尽炎热,却也不见得丝毫炎热得灭。全诗对仗极其工整,说理明晰,禅悟深刻,内容有收有放,体现了诗人作诗和禅修的深厚功力。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钟:形容老年人身体衰弱,行动不灵便的样子 。
- 禅宫:指寺庙,这里即青龙寺。
- 义心:向佛之心,求佛法大义之心。
- 空病空:“空”为佛教用语,“空病”指对“空”执迷不悟也是一种弊病,“空病空”则指要消除这种对“空”的执着之病 。
- 天眼:佛教所说五眼之一,能透视六道、远近、上下、前后、内外及未来等。这里指超脱凡俗、洞察一切的眼力。
- 法身:佛教语,指佛以法为身,象征佛法的绝对真理。
翻译
我这老态龙钟的一个老头子啊,慢慢地踱步去拜访那神圣的禅宫。满心想要去询问求佛向法的要义真谛,即便还未相问却已能想到禅师对“空”有透彻的领悟,连对“空”执迷之病也能勘破。在禅师那洞察一切的天眼之中,山河万物都尽在眼底;世间万事万物也都蕴含在那象征佛法真理的法身之内。也难怪在此处酷暑炎热都悄然消散,原来是佛法能生出吹拂大地的清风呀。
赏析
这首诗描绘出王维这位老者拜访操禅师的所见所感。诗的开篇以“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勾勒出自己蹒跚前往寺庙的形象,充满了一种老者对佛法探寻的虔诚态度 。中间两联,“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王维还未及询问求佛大义,便先猜度操禅师对佛法已深刻领悟,体现了禅师高深的佛法造诣。“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一句意境宏大,通过山河与天眼、世界与法身的奇妙联系,表现了佛法涵盖世间万物、至高无上的境界。最后“莫怪销炎热,能生大地风”以一种奇妙的感觉作结,将精神层面的佛法领悟与现实环境相联系,清凉的微风仿佛是佛法智慧所生,一种超凡脱俗、静谧深远的禅意油然而生,让读者感受到佛法的力量,也深深体会到王维诗中那种对佛法的尊崇和自我精神世界的微妙领悟,尽显诗歌空灵悠远的禅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