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道一师兰若宿

· 王维
一公栖太白,高顶出风烟。 梵流诸壑遍,花雨一峰偏。 迹为无心隐,名因立教传。 鸟来还语法,客去更安禅。 昼涉松路尽,暮投兰若边。 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 向是云霞里,今成枕席前。 岂唯暂留宿,服事将穷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兰若(rě):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寺庙。
  • 梵流:指佛教的教义、佛法。

翻译

一位大师在太白山隐居修行,高高的山顶超出了风烟。佛法流传于各个山谷,花雨在一座山峰之旁。他的行迹是无心的隐居,名声因立教而传扬。鸟儿飞来也一起听佛法,客人离去后他更加安静地参禅。白天走过松林小路尽头,傍晚投宿在寺庙旁边。深深的竹林隐藏着精致的房屋,清静的夜晚可以听到遥远的泉水声。从前像是在云霞之中,如今就在枕席之前。哪里只是暂时留宿,愿意侍奉他直至终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道一师在太白山修行之处的景象和氛围。诗中用“高顶出风烟”“梵流诸壑遍”等勾勒出一个超凡脱俗、充满禅意的环境。“迹为无心隐,名因立教传”则写出道一师潜心修行又颇有名望。对道一师修行生活的描写,如鸟来客去、昼涉暮投等,生动且富有禅趣。最后表达诗人对在此处长久侍奉的愿望,体现出诗人对这种宁静、超脱生活的向往和倾慕。整体意境清幽淡雅,富有禅意和美感,展示了王维对佛教修行生活的独特感悟。

王维

王维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