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章甫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沽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拼音
名句
译文
四月南风吹大麦一片金黄,枣花未落梧桐叶子已抽长。
早晨辞别青山晚上又相见,出门闻马鸣令我想念故乡。
陈侯的立身处世襟怀坦荡,虬须虎眉前额宽仪表堂堂。
你胸藏诗书万卷学问深广,怎么能够低头埋没在草莽。
在城东门买酒同我们畅饮,心宽看万事都如鸿毛一样。
喝醉酒酣睡不知天已黄昏,有时独自将天上孤云眺望。
今日黄河波浪汹涌连天黑,行船在渡口停驻不敢过江。
你这郑国的游人不能返家,我这洛阳的行子空自叹息。
听说你在家乡旧相识很多,罢官回去他们如何看待你?
注释
陈章甫: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
阴:同「荫」,一作「叶」。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句:谓陈章甫因朝夕相见的青山而起思乡之情。一说因为思乡很快就回来了,意即早晨辞别故乡的青山,晚上又见到了。嘶,马鸣。
陈侯:对陈章甫的尊称。
虬须:卷曲的胡子。虬,蜷曲。
大颡(sǎng):宽大的脑门。颡,前额。
贮:保存。
「不肯低头在草莽」句:谓不肯埋没草野,想出仕作一番事业。陈章甫曾应制科及第,但因没有登记户籍,吏部不予录用。经他上书力争,吏部只得请示破例录用,这事受到天下士子赞美,陈章甫也因此名扬天下,但一直仕途不顺。
酤(gū)酒:买酒。
饮:使……喝。
曹:辈,侪。
皆:一作「如」。
鸿毛:雁羽,喻极轻之物。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句:谓陈章甫虽仕实隐,只和作者等人饮酒醉卧,却把万世看得轻如鸿毛。
津口:渡口。一作「津吏」,管渡口的官员。
郑国游人:指陈章甫,河南在春秋时郑国故地,陈章甫曾在河南居住很近,故作者称其为「郑国游人」。
洛阳行子:李颀自称,因李颀曾任新乡县尉,地近洛阳,故名「洛阳行子」。
故林:故乡。陶渊明《归园田居》:「羁鸟恋故林。」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句:听说你在故乡相识很多,你已经罢了官,现在他们会如何看待你呢?
序
此诗是唐代诗人李颀写给友人陈章甫的赠别之作。开头四句写送别,轻快舒坦,情怀旷达;中间八句,写陈章甫志节操守,说他光明磊落,清高自重;最后六句,用比兴手法暗喻仕途险恶,世态炎凉。诗人以豁达的情怀,表现了友人的性格和遭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情谊。全诗用语轻松,格调豪放,虽为送别之作,但绝无儿女沾巾之态,别具一格。
赏析
李颀的送别诗,以善于描述人物著称。此诗就是他的一首代表作。诗人通过对外貌、动作和心理的描写,表现了陈章甫光明磊落的胸怀和慷慨豪爽、旷达不羁的性格,抒发了作者对陈章甫罢官被贬的同情和对友人的深挚情谊。
诗的开头四句,轻快舒坦,充满乡情。入夏,天气清和,田野麦黄,道路荫长,骑马出门,一路青山作伴,更怀念往日隐居旧乡山林的悠闲生活。这里有一种旷达的情怀,显出隐士的本色,不介意仕途得失。然后八句诗,用生动的细节描绘,高度的艺术概括,赞美陈章甫的志节操守,见出他坦荡无羁、清高自重的思想性格。前四句写他的品德、容貌、才学和志节。说他有君子坦荡的品德,仪表堂堂,满腹经纶,不甘沦落草野,倔强地要出山入仕。「不肯低头在草莽」,指他抗议无籍不被录用一事。后四句写他的形迹脱略,胸襟清高,概括他仕而实隐的情形,说他与同僚畅饮,轻视世事,醉卧避官,寄托孤云,显出他入仕后与官场污浊不合,因而借酒隐德,自持清高。不言而喻,这样的思想性格和行为,注定他迟早要离开官场。这八句是全诗最精采的笔墨,诗人首先突出陈的立身坦荡,然后写容貌抓住特征,又能表现性格;写才学强调志节,又能显出神态;写行为则点明处世态度,写遭遇就侧重思想倾向。既扣住送别,又表明罢官返乡的情由。「长河」二句是赋而比兴,既实记渡口适遇风浪,暂停摆渡,又暗喻仕途险恶,无人援济。因此,行者和送者,罢官者和留官者,陈章甫和诗人,都在渡口等候,都没有着落。一个「未及家」,一个「空叹息」,都有一种惆怅。而对这种失意的惆怅,诗人以为毋须介意,因此,末二句以试问语气写出世态炎凉,料想陈返乡后的境况,显出一种泰然处之的豁达态度,轻鬆地结出送别。
就全篇而言,诗人以旷达的情怀,知己的情谊,艺术的概括,生动的描写,表现出陈章甫的思想性格和遭遇,令人同情,深为不满。而诗的笔调轻鬆,风格豪爽,不为失意作苦语,不因离别写愁思,在送别诗中确属别具一格。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陈侯:对陈章甫的尊称。
- 虬(qiú)须:卷曲的胡须。
- 大颡(sǎng):宽大的额头。
- 草莽:草丛,比喻民间。
翻译
四月南风吹大麦一片金黄,枣花未落梧桐叶子已抽长。早晨告别青山晚上又相见,出门马嘶声响令人思念故乡。陈侯的立身处世何等坦直浩荡,他胡须蜷曲,眉毛如虎,额头宽大。他腹中藏书一万卷,不肯埋没在草野之中。在东门买酒宴请我们这一群人,他心里轻视世间万事如鸿毛。醉酒仰卧不知白天已日暮,有时又凝望高空孤云飘。黄河波浪滔滔连接天黑压压一片,渡口泊船受阻无法渡过。郑国的游子还没回到家,洛阳的游子徒然叹息。听说他故乡相识的人很多,昨日罢官了如今怎样呢。
赏析
这首诗大致可分为三段。开头四句为第一段,写送别,着重描绘了送别的环境。诗人通过描写南风、大麦、枣花、桐叶等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下来八句是第二段,主要描写陈章甫的形象和品格。诗人用“虬须虎眉仍大颡”“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等诗句,凸显了陈章甫的不凡气概和高尚品格。最后八句为第三段,写诗人与陈章甫的饯别场景以及对其前途的关切和感慨。诗中“心轻万事皆鸿毛”表现出陈章甫的旷达超脱,“长河浪头连天黑”等句则渲染了一种迷茫的情绪。整首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抒发了作者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