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译文
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不善辩。”孔子说:“何必要能言善辩呢?靠伶牙利齿和人辩论,常常招致别人的讨厌,这样的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仁,但何必要能言善辩呢?”
注释
雍:姓冉名雍,字仲弓,生于公元前522年,孔子的学生。
佞:音nìng,能言善辩,有口才。
口给:言语便捷、嘴快话多。
不知其仁:指有口才者有仁与否不可知。
赏析
孔子针对有人对冉雍的评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人只要有仁德就足够了,根本不需要能言善辩,伶牙利齿,这两者在孔子观念中是对立的。善说的人肯定没有仁德,而有仁德者则不必有辩才。要以德服人,不以嘴服人。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 336篇诗文
孔子的其他作品
- 《 论语 · 述而篇 · 第二十九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述而篇 · 第一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乡党篇 · 第十一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乡党篇 · 第十八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述而篇 · 第十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公冶长篇 · 第十四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八佾篇 · 第十二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为政篇 · 第一章 》 —— [ 周 ] 孔子
相关推荐
- 《 论语 · 为政篇 · 第十六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述而篇 · 第二十二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八佾篇 · 第一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先进篇 · 第二十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八佾篇 · 第七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乡党篇 · 第十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泰伯篇 · 第二十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述而篇 · 第十二章 》 —— [ 周 ]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