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阳
王重阳(1113年 —1170年),京兆咸阳人(今陕西咸阳),原名中孚,字允卿,后因参加武举而易名德威,字世雄。入道后改名嚞(或喆),字知明,号“重阳子”,以“害风”为自称。[1] 是全真道的开创者,被尊为“北五祖”之一。
王重阳出身于一个“家业丰厚”的富裕家庭。他早年曾应金国武举,后因功封甘河酒监。解决过饥荒时家乡被盗匪侵扰的问题,为乡人所倚重。金正隆四年(1159年)六月望日,王重阳在终南甘河镇中饮酒,期间遇到两位仙人。王重阳有咏诗曰:“四旬八上始遭逢,口诀传来便有功。”后人以其所遇之仙人为吕洞宾。翌年中秋,王重阳再遇仙于醴泉县,仙人留下五篇歌颂,并要求王重阳读毕后将之火化。在遭逢仙人指点后于金世宗大定元年掘地穴居,称之“活死人墓”,以方牌挂其上,书云:王害疯(自称疯子)灵位。七年后,王重阳走出活死人墓,开始以另一种方式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有七位著名的弟子,在道教历史上称为北七真。王重阳主张三教平等。指出“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
金大定十年(1170年),王重阳病逝于还乡途中,葬于户县祖庵镇。
《金莲正宗仙源像传》记载王重阳有《全真前后集》、《韬光集》、《云中录》、《分梨十化说》流传于世。[14] 明代《正统道藏》收录了以下王重阳的传世著作:《重阳全真集》、《重阳教化集》、《重阳立教十五论》、《重阳分梨十化集》、《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
► 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