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注释
六朝:指三国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它们都建都在金陵(今南京)。
物换星移:言万物变化,星辰运行,光阴过得很快。王勃《滕王阁诗》:“物换星移几度秋。”
城是人非:言城郭犹是,人民已非,环境变化得快。《搜神记》:“丁令威化鹤归来时唱的歌道:“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
今古一枰棋:今古的成败,不过象一局棋罢了。枰,棋盘。
北邙(mang)坟:泛指墓地。因为东汉及魏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洛阳市北的邙山。
黍离离:《诗经·王风》有《黍离》篇。内云“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是东周的大夫看到故国的宗庙,尽为禾黍,徘徊感叹,而作是诗。
序
《越调·柳营曲·金陵故址》是一首曲。此曲凭吊金陵故址,抒发对世事变迁和岁月如流的感慨。睹物伤怀,咏叹兴亡,亦透露出对现实的不满。议论与描写相结合,步步推进,层层深入,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北邙(máng):山名,在洛阳北。东汉及北魏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
- 黍离离:典出《诗经·王风·黍离》,表达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翻译
面对着旧国家,辨认着残损的石碑。伤心那六朝如同流逝的江水一去不返。事物变换星辰移动,城池还在但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从古至今就如同一局棋。南柯一梦刚刚醒来,北邙山上是三尺高的荒坟堆。四周有山峦环绕保护,有几处树木有高有低。是谁?曾经写下如《黍离》般的诗歌。
赏析
这首曲通过描绘金陵故址的残碑、逝去的六朝、物是人非的感慨等,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和悲哀氛围。以“物换星移”突出世事的变化,以“城是人非”强调人事的无常。“今古一枰棋”则形象地表达了历史如棋局般变换不定。南柯梦的惊醒和北邙坟的荒堆,更加强化了这种无常感。四周的山和高低错落的树,增添了画面感和氛围的烘托。最后以“谁?曾赋黍离离”结尾,引人沉思,蕴含着对国家兴衰的感慨和对历史的凭吊。整首曲子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让人对金陵的历史变迁和人世沧桑有了深刻的感受。
查德卿
查德卿,生平不详。元·钟嗣成《录鬼簿》失载。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明·李开先评元人散曲,首推张可久、乔吉,次则举及查德卿(见《闲居集》卷五《碎乡小稿序》),可见其曲名较高。其散曲作品内容有吊古、抒怀、咏美人伤离情之类,风格典雅。
► 14篇诗文
查德卿的其他作品
- 《 一半儿拟美人八咏春妆 》 —— [ 元 ] 查德卿
- 《 越调 · 柳营曲 · 江上 》 —— [ 元 ] 查德卿
- 《 一半儿拟美人八咏春情 》 —— [ 元 ] 查德卿
- 《 一半儿拟美人八咏春夜 》 —— [ 元 ] 查德卿
- 《 一半儿拟美人八咏春困 》 —— [ 元 ] 查德卿
- 《 一半儿拟美人八咏春醉 》 —— [ 元 ] 查德卿
- 《 中吕 · 普天乐 · 别情 》 —— [ 元 ] 查德卿
- 《 一半儿拟美人八咏春愁 》 —— [ 元 ] 查德卿
相关推荐
- 《 中吕 · 喜春来 · 相思 》 —— [ 元 ] 曾瑞
- 《 一枝花 · 南吕 · 不伏老 》 —— [ 元 ] 关汉卿
- 《 双调 · 殿前欢 · 里西瑛号懒云窝自叙有作奉和 》 —— [ 元 ] 乔吉
- 《 清江引 · 秋居 》 —— [ 元 ] 吴西逸
- 《 双调 · 沉醉东风 · 自悟 》 —— [ 清 ] 董白
- 《 中吕 · 普天乐 》 —— [ 元 ] 杨维桢
- 《 凭栏人 ·越调 · 闺怨 》 —— [ 元 ] 王元鼎
- 《 凭栏人 · 越调 · 江夜 》 —— [ 元 ] 张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