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栏人 · 越调 · 江夜

江水澄澄江月明,江上何人搊玉筝?隔江和泪听,满江长叹声。
拼音

所属合集

#元曲三百首

注释

凭栏人:曲牌名。四句四韵,句式为七七、五五。 澄澄:肖净清澈的样子。 搊:拨动、弹奏。 玉筝:筝的美称。筝,一种拨絃的横卧式乐器。 和泪:带泪。

这首散曲描写了月夜江景,水月映照,空灵明净,营造了一种澄澈宁谧的气氛。 江上听琴,水声乐韵,最易引人遐想。此曲先写月夜江景,水月映照,空灵明净,营造了一种澄澈宁谧的气氛。在月色中,不知是谁弹起玉筝,打破四周的寂寥,添增了神秘幽婉的韵味。第三句则从听筝人的神态,以背面传粉的艺术手法,烘托筝声所表达的哀伤感情。第四句写江涛澒洞,它像是被筝声勾起的深沉的叹息。这样的写法,又把感伤之情推进一步。此曲每句不离“江”字,对江的具体描写也不多,倒是通过那哀婉的筝声,让读者想象并领略江夜的意蕴。据《太和正间谱》卷首“善歌之士”条载:“善歌者蒋康之,于癸未春,渡南康,夜泊澎蠡之南。其夜将半,江风吞波,山月衔岫,四无人语。康之叩舷而歌‘江水澄澄江月明’之词,湖上之民,莫不拥衾而听;推窗出户,是听者杂合于岸。少焉,满江如有长叹之声,自此声誉愈远矣。”这段文字,可以帮助读者玩味此曲的神韵。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chōu):用手指按捺。

翻译

江水清澈澄净江月明亮,江面上是什么人在弹奏玉筝?隔着江水含着泪倾听,整个江面都回荡着长长的叹息声。

赏析

这首小令以简洁而韵味十足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略带哀怨的意境。“江水澄澄江月明”,描绘出月色下江水的澄澈之美,奠定了整首曲子清寂的氛围。“江上何人搊玉筝”一句引出了音乐,并引发读者的好奇。“隔江和泪听,满江长叹声”,把那种伴着泪水聆听的情态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满江长叹声”又使哀怨的情绪进一步加深和扩散,让整个画面都充满了感伤的情调。全曲虽短小,却情感丰富,极为动人。

张可久

张可久

张可久,一说名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现存小令800余首,为元曲作家最多者,数量之冠。他仕途失意,诗酒消磨,徜徉山水,作品大多记游怀古、赠答唱和。擅长写景状物,刻意于练字断句。讲求对仗协律,使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清丽典雅的风格。可以说,元曲到张可久,已经完成了文人化的历程。 ► 1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