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官辨非•天官

圣人之治天下,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关市之赋,厉民之甚者也。周公制礼,其肯笔之于书以为常法哉?昔文王治岐,关市讥而不征。武王有天下,奉行不变。故周公作《无逸》以训成王曰:“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言无横敛也。复曰:“继自今嗣王,则其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正之供。”期其法祖而无横敛也。使赋及关市,宁非横敛乎?吾以是知《周官》非周公所作,决也!

所属合集

评析

清朝经学家万斯大(1633-1683年)的《周官辨非》是一部力攻《周礼》为伪的著作。《周官》汉代始称《周礼》,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末年,是一部行政法律规范的典籍,也称吏典。为了论证《周官》之伪,万斯大提出了一个论点:“圣人之治天下,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意思是说,圣人治理天下所用之道,凡是于民有利的事情,一丝一发也要推行;于民有害之事,一毫一末也必须革除。而《周礼·天官》九赋中的“关市之赋”,对百姓最为有害。所以,《周官》并非周公所作确定无疑。在这里,万斯大把“利民”作为执政治国的价值标准,具有民本思想的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民本主义中的利民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深化,并逐渐展现其本身所应具有的普世价值。万斯大的老师、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倡导:“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清代钱泳主张:“天下事有利于民者则当厚其本,深其源;有害于民者则当拔其本,塞其源。”清末魏源则提出“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万斯大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万斯大

清浙江鄞县人,字充宗,晚号跛翁,学者称褐夫先生。万斯同兄。不应清朝科举。精通经学,以为非通诸经则不能通一经,非悟传注之失则不能通经,非以经释经则无由悟传注之失。尤精《春秋》、《三礼》,融会诸家,不拘汉、宋。怀疑《周礼》非周公所作,而系后人伪托。有《学礼质疑》、《周官辨非》、《仪礼商》、《礼记偶笺》、《学春秋随笔》等。 ► 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