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译文
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丢掉什么。”
注释
学问无穷,汲汲终日,犹恐不逮。或说:如不及,未得欲得也。恐失之,既得又恐失也。上句属温故,下句属知新。穿凿曲说,失平易而警策之意。今不取。
赏析
本章是讲学习态度的问题。孔子自己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十分强烈,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生。这“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其实就是“学而不厌”一句最好的注脚。
【另一译法】
孔子说:“学习起来好像[追逐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学到了]又生怕丢掉。”
《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以前老师教我们,怕我们理解不了,往往将“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略去不讲,认为该说法消极,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没有限度的知识人就会弄得很疲困。今日忽觉出庄子与孔子意见相同,说法二异而已,亦不必略,讲明白就可以了。
人类作为万兽之王,有别于动物,除了对后代进行言传身教外,更重要的是我们有文章书籍相传,则我之教子,不独教我之知识,授之以经典亦是圣人在教子,则此子能不异于禽兽吗?然日积月累,人类的文化典籍、科技知识越来越多,尤其是当今之世,比起孔子时代又多之矣。孔子感叹,人类传承下来的知识太多了,看不到边界,以有涯之生命追求无涯之知识,所以学习起来就像在追逐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而学习过的知识,又唯恐自己忘记了,因为忘记而失去。孔子对待学习、知识的态度值得学习。
如孔子般、庄子般对待学习和知识,每日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学不完的知识,又怎么能不疲困呢,但其内心是充实的,快乐的。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 336篇诗文
孔子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论语 · 八佾篇 · 第十八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雍也篇 · 第十八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子罕篇 · 第九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雍也篇 · 第十五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八佾篇 · 第一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乡党篇 · 第十六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八佾篇 · 第六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先进篇 · 第十七章 》 —— [ 周 ]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