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译文
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当官的人和盲人时,虽然他们年轻,也一定要站起来,从他们面前经过时,一定要快步走过。
注释
齐衰(zī cuī):丧服,古时用麻布制成。
冕衣裳者:冕,官帽;衣,上衣;裳,下服,这里统指官服。冕衣裳者指贵族。
瞽(gǔ):盲。
少:年少。
作:站起来,表示敬意。
趋:快步走,表示敬意。
赏析
孔子对于周礼十分熟悉,他知道遇到什么人该行什么礼,对于尊贵者、家有丧事者和盲者,都应礼貌待之。孔子之所以这样做,也说明他极其尊崇“礼”,并尽量身体力行,以恢复礼治的理想社会。
本章描述的场景,大概是孔子时代的一些日常礼仪,或者是孔子发明的,或者是古礼相传。中国是礼仪之邦,全国各地对于丧者及居丧者都有着不同的讲究、礼节,而儒家思想中,对于丧礼亦蕴含着教化民众之功效。
儒家敬重死者(瞽者无目无视,亦乃不幸之人也。),亦敬重居丧者之家人。其实何必是儒家,即如是人,岂不均应于此?人家家里失去了亲人,心中之哀戚多矣,我见之,坐而起之,过之,改步疾行,既体现了对死者之敬重,亦乃对于生者的敬重,于默默无闻间、不经意之处,给居丧者的心里送去一丝人文之温暖,这世界岂不更加温馨。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 336篇诗文
孔子的其他作品
- 《 论语 · 颜渊篇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乡党篇 · 第二十三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泰伯篇 · 第十九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八佾篇 · 第二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八佾篇 · 第十三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泰伯篇 · 第十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公冶长篇 · 第八章 》 —— [ 周 ] 孔子
-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 [ 周 ] 孔子
相关推荐
- 《 论语 · 乡党篇 · 第十三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述而篇 · 第十一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公冶长篇 · 第九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述而篇 · 第二十六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乡党篇 · 第二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为政篇 · 第七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为政篇 · 第六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雍也篇 · 第十三章 》 —— [ 周 ]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