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 里仁篇 · 第九章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拼音

所属合集

译文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赏析

本章和前一章讨论的都是道的问题。本章所讲“道”的含义与前章大致相同。这里,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古代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或有一定地位的人。
  • 志于道:指有坚定的道德追求和理想。
  • 耻恶衣恶食:以穿破旧的衣服、吃粗糙的食物为耻。
  • 未足与议也:不值得与他讨论深奥的学问或道德问题。

翻译

孔子说:“那些专注于追求真理(道),却以穿破烂衣服、吃简单食物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们深入探讨重大问题的。”

赏析

这段话体现了孔子对于理想人格的期待,他认为真正的君子,不应过于关注物质条件,而应把精神追求放在首位。他强调的是内在品质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而不是外在的物质享受。孔子认为,一个真正的士人,即使生活简朴,也应该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和高尚的精神追求。这种价值观在今天仍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提醒我们要重视精神层面的丰富和提升。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 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