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译文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赏析
本章和前一章讨论的都是道的问题。本章所讲“道”的含义与前章大致相同。这里,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士:古代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或有一定地位的人。
- 志于道:指有坚定的道德追求和理想。
- 耻恶衣恶食:以穿破旧的衣服、吃粗糙的食物为耻。
- 未足与议也:不值得与他讨论深奥的学问或道德问题。
翻译
孔子说:“那些专注于追求真理(道),却以穿破烂衣服、吃简单食物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们深入探讨重大问题的。”
赏析
这段话体现了孔子对于理想人格的期待,他认为真正的君子,不应过于关注物质条件,而应把精神追求放在首位。他强调的是内在品质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而不是外在的物质享受。孔子认为,一个真正的士人,即使生活简朴,也应该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和高尚的精神追求。这种价值观在今天仍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提醒我们要重视精神层面的丰富和提升。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 336篇诗文
孔子的其他作品
- 《 论语 · 里仁篇 · 第十三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泰伯篇 · 第十三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雍也篇 · 第二十八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乡党篇 · 第八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乡党篇 · 第二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先进篇 · 第四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里仁篇 · 第十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里仁篇 · 第二章 》 —— [ 周 ] 孔子
相关推荐
- 《 论语 · 述而篇 · 第十六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公冶长篇 · 第二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雍也篇 · 第二十八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乡党篇 · 第四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为政篇 · 第十五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先进篇 · 第四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公冶长篇 · 第二十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公冶长篇 · 第十一章 》 —— [ 周 ]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