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梦寻 · 卷五 · 西湖外景 · 西溪

· 张岱
粟山高六十二丈,周回十八里二百步。山下有石人岭,峭拔凝立,形如人状,双髻耸然。过岭为西溪,居民数百家,聚为村市。相传宋南渡时,高宗初至武林,以其地丰厚,欲都之。后得凤凰山,乃云:“西溪且留下。”后人遂以名。地甚幽僻,多古梅,梅格短小,屈曲槎桠,大似黄山松。好事者至其地,买得极小者,列之盆池,以作小景。其地有秋雪庵,一片芦花,明月映之,白如积雪,大是奇景。余谓西湖真江南锦绣之地,入其中者,目厌绮丽,耳厌笙歌,欲寻深溪盘谷,可以避世如桃源、菊水者,当以西溪为最。余友江道暗有精舍在西溪,招余同隐。余以鹿鹿风尘,未能赴之,至今犹有遗恨。 王稚登《西溪寄彭钦之书》: 留武林十日许,未尝一至湖上,然遂穷西溪之胜。舟车程并十八里,皆行山云竹霭中,衣袂尽绿。桂树大者,两人围之不尽。树下花覆地如黄金,山中人缚帚扫花售市上,每担仅当脱粟之半耳。往岁行山阴道上,大叹其佳,此行似胜。 李流芳《题西溪画》: 壬子正月晦日,同仲锡、子与自云栖翻白沙岭至西溪。夹路修篁,行两山间,凡十里,至永兴寺。永兴山下夷旷,平畴远村,幽泉老树,点缀各各成致。自永兴至岳庙又十里,梅花绵亘村落,弥望如雪,一似余家西碛山中。是日,饭永兴,登楼啸咏。夜还湖上小筑,同孟?、印持、子将痛饮。翼日出册子画此。癸丑十月乌镇舟中题。 杨蟠《西溪》诗: 为爱西溪好,长忧溪水穷。山源春更落,散入野田中。 王思任《西溪》诗: 一岭透天目,千溪叫雨头。石云开绣壁,山骨洗寒流。 鸟道苔衣滑,人家竹语幽。此行不作路,半武百年游。 张岱《秋雪庵诗》: 古宕西溪天下闻,辋川诗是记游文。 庵前老荻飞秋雪,林外奇峰耸夏云。 怪石棱层皆露骨,古梅结屈止留筋。 溪山步步堪盘礴,植杖听泉到夕曛。
拼音

所属合集

#西湖梦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粟山:位于杭州西面,因其山形似粟堆而得名。
  • 石人岭:山上的一个突出地貌,形状似人,有双髻。
  • 西溪:原指杭州西郊的一片溪流区域,后成为地名。
  • 武林:古代杭州的别称。
  • 凤凰山:杭州著名的山,传说凤凰曾降落于此,故得名。
  • 南渡:南宋朝廷被迫南迁的历史事件。
  • 高宗:指南宋皇帝赵构。
  • 笙歌:指音乐和歌声,形容繁华热闹。
  • 深溪盘谷:指偏远的溪谷,寓意隐居之处。
  • 桃源、菊水:典出《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象征隐逸生活。
  • 江道暗:张岱的朋友,有精舍在西溪。
  • 鹿鹿风尘:形容忙于世俗之事,无法抽身。
  • 王稚登:明代文人,书信提及游览西溪的经历。
  • 桂树:一种香气浓郁的树。
  • 脱粟之半:糙米的一半,形容价格低廉。
  • 壬子正月晦日:农历壬子年正月最后一天,即每月的最后一天。
  • 仲锡、子与: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云栖:地名,位于杭州西北。
  • 永兴寺:西溪地区的寺庙。
  • 岳庙:供奉岳飞的庙宇。
  • 册子画:即画卷,记录旅行见闻的艺术形式。
  • 乌镇:地名,在浙江嘉兴。
  • 王思任:明代官员,也写有西溪诗。
  • 辋川:唐代诗人王维的居所,此处借指隐居之地。

翻译

粟山高六十多丈,周长十八里多,山脚下有个石人岭,陡峭挺立,形状像人,双髻高耸。过了石人岭就是西溪,那里有几百户人家聚居,形成了村庄集市。传说南宋南渡时,高宗初次来到武林,看中了这块土地的富饶,想在这里建都。后来他发现了凤凰山,说:“西溪暂且留下。”于是这个地方就以‘西溪’命名。这里很幽静偏僻,有很多古老的梅树,梅树枝干短小弯曲,很像黄山的松树。喜欢的人会在这里买到极小的梅树,种在盆景中,作为精致的小景。西溪有个秋雪庵,周围一片芦苇,在明亮的月光下像积雪一样洁白,真是个奇特的景观。我觉得西湖确实是江南最美的地方,但深入其中的人,眼睛看多了美景,耳朵听腻了笙歌,想要寻找能避开尘世喧嚣的地方,比如桃花源般隐秘的山谷,那么西溪无疑是最合适的。我的朋友江道暗在西溪有座精致的住所,邀请我一同隐居,但由于我忙于俗事,未能前往,至今仍感到遗憾。

赏析

张岱的诗描绘了西溪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故事,以及它作为隐逸者的理想去处。王稚登和李流芳的书信和诗篇则记录了他们亲自游历西溪的体验,感叹其美景。这些作品共同展示了西溪宁静、幽美的一面,以及它与历史文化紧密相连的特点。杨蟠和王思任的诗则表达了对西溪的喜爱和对其独特山水风貌的赞美。张岱自己的诗更是通过秋雪庵等景点,抒发了他对西溪深深的向往之情。整首诗词融合了自然景色、历史典故和隐逸情怀,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西溪画卷。

张岱

张岱

张岱,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