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 · 卷二 · 鲁藩烟火

· 张岱
兖州鲁藩烟火妙天下。烟火必张灯,鲁藩之灯,灯其殿、灯其壁、灯其楹柱、灯其屏、灯其座、灯其宫扇伞盖。诸王公子、宫娥僚属、队舞乐工,尽收为灯中景物。及放烟火,灯中景物又收为烟火中景物。天下之看灯者,看灯灯外;看烟火者,看烟火烟火外。未有身入灯中、光中、影中、烟中、火中,闪烁变幻,不知其为王宫内之烟火,亦不知其为烟火内之王宫也。殿前搭木架数层,上放“黄蜂出窠”、“撒花盖顶”、“天花喷礴”。四旁珍珠帘八架,架高二丈许,每一帘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一大字。每字高丈许,晶映高明。下以五色火漆塑狮、象、橐驼之属百余头,上骑百蛮,手中持象牙、犀角、珊瑚、玉斗诸器,器中实“千丈菊”、“千丈梨”诸火器,兽足蹑以车轮,腹内藏人。旋转其下,百蛮手中瓶花徐发,雁雁行行,且阵且走。移时,百兽口出火,尻亦出火,纵横践踏。端门内外,烟焰蔽天,月不得明,露不得下。看者耳目攫夺,屡欲狂易,恒内手持之。 昔者有一苏州人,自夸其州中灯事之盛,曰:“苏州此时有烟火,亦无处放,放亦不得上。”众曰:“何也?”曰:“此时天上被烟火挤住,无空隙处耳!”人笑其诞。于鲁府观之,殆不诬也。
拼音

所属合集

#陶庵梦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兖州:古九州之一,在今山东地区。
  • 鲁藩:明朱元璋第十子朱檀的封国。藩,封建王朝分封的属地。
  • 楹柱:厅堂前部的柱子。楹,(yíng)。
  • 宮扇:即团扇,宫中多用之,故名。
  • 僚属:下属的官吏。
  • 队舞:宋代的宫廷舞。
  • 乐工:歌舞演奏艺人。
  • 黄蜂出窠:烟火的一种名目。
  • 撒花盖顶:烟火的一种名目。
  • 天花喷礴:烟火的一种名目。
  • 火漆:用松脂和石蜡加颜料制成的物质,加热即融,可用来封瓶口、信件等。
  • 橐驼:骆驼。橐,(tuó)。
  • 百蛮: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总称。
  • 千丈菊:可能是一种能喷射很高的烟火。
  • 千丈梨:可能是一种能喷射很高的烟火。
  • :屁股。尻,(kāo)。
  • 端门:宫殿的正门。
  • 攫夺:夺取。
  • 狂易:精神失常。

翻译

兖州鲁藩的烟火是天下绝妙的。放烟火时必定张灯,鲁藩的灯,有装饰宫殿的、装饰墙壁的、装饰楹柱的、装饰屏风的、装饰座位的、装饰宫扇伞盖的。诸位王子公子、宫娥僚属、队舞乐工,全都被收在灯里作为景物。等到放烟火时,灯中的景物又都收在烟火里成为烟火中的景物。天下看灯的人,是在灯的外面看灯;看烟火的人,是在烟火的外面看烟火。不曾有人身体进入灯里、光里、影里、烟里、火里,闪烁变化,不知道这是王宫里面的烟火,也不知道这是烟火里面的王宫。宫殿前搭起好几层木架,上面放有“黄蜂出窠”“撒花盖顶”“天花喷礴”等烟火。四旁有珍珠帘八架,架子高二丈多,每一帘上嵌入一个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大字。每个字高约一丈多,晶莹映照,明亮高远。下面用五色火漆塑造狮子、大象、骆驼等一百多头,上面骑着南方少数民族的人,手中拿着象牙、犀角、珊瑚、玉斗等各种器具,器具中装满“千丈菊”“千丈梨”等各种火器,兽足踏着车轮,腹内藏有人。在下面转动,南方少数民族手中花瓶里的花慢慢绽放,整齐排列,且行且走。过了一段时间,百兽口中喷火,屁股也喷火,纵横践踏。端门内外,烟焰遮蔽了天空,月亮都不能明亮,露水都不能落下。看的人耳和目都被夺去,多次想要精神失常,一直有人在内心里抓住自己。

从前有一个苏州人,自夸他家乡苏州灯事的盛大,说:“苏州这时有烟火,也没地方放,放了也不能升上去。”众人问:“为什么呢?”他说:“这时天上被烟火挤住了,没有空隙处啊!”人们笑他荒诞。但从在鲁府看到的情形来看,大概不是瞎说的。

赏析

这段文字生动地描绘了兖州鲁藩放烟火的盛大场面和奇妙景象。鲁藩的烟火布置极为精巧,与灯光相互映衬,创造出如梦如幻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奇幻的世界中。作者通过细致的描写,如灯中的景物融入烟火中,展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又通过对各种烟火名目的介绍,以及烟火表演过程中如“百蛮”“兽口喷火”等细节,突出其规模的宏大和震撼。苏州人的话看似荒诞,但与鲁藩的实际景象相呼应,更增添了一种夸张而有趣的效果。整体文字富有想象力,语言生动活泼,充分展现了作者对这一壮观景象的惊叹和赞赏。

张岱

张岱

张岱,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