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见橘花二首

不夜非关月,舞风也自香。 著花能许细,落子不多长。 玉糁开犹半,金须撚更强。 得秋何恨晚,映暑却生凉。
拼音

所属合集

#橘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不夜:指夜晚不像通常那样黑,形容橘花开放时明亮如昼。
  • :月亮,这里指月光。
  • 舞风:在风中摇曳,仿佛在跳舞。
  • 自香:自身的香气,无需借助其他来散发香味。
  • 著花:开花,着花期。
  • 许细:形容花朵细小而精致。
  • 落子:指橘子的果实,这里代指橘花。
  • 不多长:花期不长。
  • 玉糁:比喻橘花的白色花瓣,像玉粒般细腻。
  • 金须:指橘花的雄蕊,黄色,状似金丝。
  • 撚更强:用手轻轻捻动,增强观赏感。
  • 得秋:得到秋天,指橘花在秋季盛开。
  • 何恨晚:不遗憾晚开。
  • 映暑:映衬炎热的夏天。
  • 生凉:带来清凉的感觉。

翻译

秋天的夜晚并不因为月光而显得明亮,橘花在风中独自散发着香气。花朵虽小却精细,开放的时间也不算长。白色的花瓣犹如玉粒,尚未完全绽放;金色的雄蕊轻轻一捻,更显娇艳。虽然橘花在秋天迟到,但它却能给炎热的夏季带来一丝清凉。

赏析

杨万里的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里橘花的独特景象。他以细腻的笔触赞美橘花即使在夜间也能因风而舞动,且香气四溢,尽管花期短暂,但其美态犹存。诗人将橘花比作玉粒和金须,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花的质地和色彩。他并未因橘花的晚开而感到遗憾,反而欣赏其在炎炎夏日带来的清凉之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细微事物的敏锐观察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卒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 43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