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郡斋海榴

泽国韶气早,开帘延霁天。 野禽宵未啭,山蜚昼仍眠。 目兹海榴发,列映岩楹前。 熠爚禦风静,葳蕤含景鲜。 清晨绿堪佩,亭午丹欲然。 昔忝金闺籍,尝见玉池莲。 未若宗族地,更逢荣耀全。 南金虽自贵,贺赏讵能迁。 抚躬万里绝,岂染一朝妍。 徒缘滞遐郡,常是惜流年。 越俗鄙章甫,扪心空自怜。
拼音

所属合集

#石榴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韶气(sháo qì):春天的气象。
  • :请,迎接。
  • 霁天(jì tiān):晴朗的天空。
  • (zhuàn):鸟婉转地鸣叫。
  • (fēi):通“飞”,这里指飞鸟。
  • 目兹:看到这里。
  • 熠爚(yì yuè):光彩鲜明的样子。
  • 禦风:乘风。
  • 葳蕤(wēi ruí):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
  • (tiǎn):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 金闺籍:指朝廷官员的名册。
  • 南金:南方出产的铜,后用以比喻宝贵的人才或物品。

翻译

在水乡泽国,春天的气息早早来临,我打开帘子,迎接晴朗的天空。夜晚野外的禽鸟尚未鸣叫,山中的飞鸟白天仍在沉睡。看到这里的海榴花开放,排列映照在山岩前的屋楹前。花朵光彩鲜明,在静风中摇曳,枝叶茂盛,蕴含着鲜明的景色。清晨时海榴花翠绿得可以当作配饰,中午时红艳得如同要燃烧起来。昔日我曾有幸位列朝廷官员的名册中,也曾见过宫廷中的玉池莲花。但都不如在自己的宗族之地,更能感受到荣耀的周全。南方出产的铜虽然自身贵重,但赏赐岂能改变人的境遇。抚心自问,身处万里之外的偏远郡县,怎能因为一时的美好而改变呢?只是因为滞留在这遥远的郡县,常常惋惜流逝的时光。越地的风俗轻视礼冠,我只能暗自怜悯自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海榴花的美丽以及作者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通过描写春天的气息和自然景象,为海榴花的出现营造了背景。对海榴花的描写生动细腻,“清晨绿堪佩,亭午丹欲然”,形象地表现了海榴花在不同时间的色彩变化。作者在诗中回忆了过去在朝廷的经历,并将其与现在在宗族之地的感受进行对比,表达了对荣耀和地位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身处偏远郡县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最后,提到越地的风俗,进一步烘托出自己的孤独和无奈。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 ► 2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