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译文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注释
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此数取法于每月三十日的历次。
毂(gǔ):车轮中心的木制圆圈,中有圆孔,即插轴的地方。
当其无,有车之用: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无」指毂的中间空的地方。
埏埴:即和陶土做成供人饮食使用的器皿。埏,和;埴,土。
户牖:门窗。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作用。
赏析
在《道德经》一开始,老子用大部分篇章,通过认识天地、刍狗、风箱、山谷、水、土、容器、锐器、车轮、房屋等具体的东西去发现抽象的道理。他的学说往往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而并非总在故弄玄虚。冯友兰先生曾说:「老子所说的『道説,是『有説与『无説的统一,因此它虽然是以『无説为主,但是也不轻视『有説,它实在也很重视『有説,不过不把它放在第一位就是了。老子第二篇说『有无相生説,第十一章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説这一段话很巧妙地说明『有説和『无説的辩证关系。一个碗或茶盅中间是空的,可正是那个空的部分起了碗或茶盅的作用。房子里面是空的,如果是实的,人怎么住进去呢?老子作出结论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説,它把「无」作为主要的对立面。老子认为碗、茶盅、房子等是『有説和『无説的辩证的统一,这是对的;但是认为『无説是主要对立面,这就错了。毕竟是有了碗、茶盅、房子等,其中空的地方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本来没有茶盅、碗、房子等,自然也就没有中空的地方,任何作用都没有了。」(《老子哲学讨论集》第117页)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十辐:古代车轮由三十根木条(辐)组成。
- 毂:车轮中心的圆孔,周围固定辐条的地方。
- 埏埴:揉和陶土的意思,埏,shān,揉;埴,zhí,陶土。
- 器:指陶器。
- 户牖:门窗,户,门;牖,yǒu,窗户。
- 室:房屋。
翻译
众多的车辐汇聚到一个车毂上,因为有了那个空洞(无),车才能发挥它的作用。用泥土塑造器皿,正是因为有了内部的空间(无),器皿才具备了它的功能。开凿门窗建造房屋,也是因为有了那些空隙(无),房屋才有了它的实用。所以,‘有’提供了便利,而‘无’却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赏析
这段文字是老子对“道”的哲学阐述,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车轮、器皿和房屋,揭示了“有”与“无”之间的辩证关系。车轮的辐辏于毂,看似“有”,实则依赖于毂中的“无”来承载力量;器皿和房屋也是如此,内部的空间(无)赋予了它们实际的功能。老子借此强调“无”(空、虚)的重要性,它在万物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是万物存在的前提和条件。这体现了道家思想中“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核心理念。
老子
老子即李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故里苦县亦因老子先后更名为真源县、卫真县、鹿邑县,并在鹿邑留下许多与老子相关的珍贵文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 81篇诗文
老子的其他作品
- 《 道德经(第十五章) 》 —— [ 周 ] 老子
- 《 道德经(第六十章) 》 —— [ 周 ] 老子
- 《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 —— [ 周 ] 老子
- 《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 —— [ 周 ] 老子
- 《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 》 —— [ 周 ] 老子
- 《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 》 —— [ 周 ] 老子
- 《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 》 —— [ 周 ] 老子
- 《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 —— [ 周 ] 老子
相关推荐
- 《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 —— [ 周 ] 老子
- 《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 —— [ 周 ] 老子
- 《 道德经(第七章) 》 —— [ 周 ] 老子
- 《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 —— [ 周 ] 老子
- 《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 —— [ 周 ] 老子
- 《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 —— [ 周 ] 老子
- 《 道德经(第一章) 》 —— [ 周 ] 老子
- 《 道德经(第十九章) 》 —— [ 周 ]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