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名句
译文
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用“道”治理天下,鬼神起不了作用,不是鬼不起作用,而是鬼怪的作用伤不了人。不但鬼的作用伤害不了人,圣人有道也不会伤害人。这样,鬼神和有道的圣人都不伤害人,所以,就可以让人民享受到德的恩泽。
注释
小鲜:小鱼。
莅:临。
其鬼不神:鬼不起作用。
非:不唯、不仅。
两不相伤:鬼神和圣人不侵越人。
故德交归焉:让人民享受德的恩泽。
赏析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流传极广,深刻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家们。车载说:“这一段话就治国为政说,从‘无为而治’的道理里面,提出无神论倾向的见解。无为而治的思想,是老子书无为的主张在政治上的运用。老子书很看重‘无为’,提出‘为无为’,提出‘无为而无不为’,反复说明这个道理,多方运用这个道理,这是它的‘道法自然’的见解的发挥。它把这个道理运用在治国为政一方面,主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当‘民忘于治,若鱼忘于水’,就不需要再用宗教来辅助政治而谋之于鬼,于是鬼神无灵了。鬼神不再有任何作为,是为政的人‘无为’的结果,符合于‘道法自然’的无为的规律。这是它提出无神论倾向的一个方面。”的确如此,这句话喻示着为政的关键所在,在于安静无为,不扰害百姓,否则,灾祸就要来临。要保证国家的平安,执政者就必须小心谨慎,认真严肃,不能以主观意志随意左右国家政治,这句话用极其形象、简洁的语言概括了这个极其复杂的治国谋略。如果以个人的主观愿望去改变社会,朝令夕改、朝三暮四、忽左忽右,老百姓就会无所适从,国家就会动乱不安。相反,如果国家制定的政策法令能够得到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就会收到富国强兵之效。如此,则一切外在的力量,都不至发生祸难的作用。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烹小鲜:煎烹小鱼。
- 莅(lì):治理,统治。
翻译
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用“道”治理天下,鬼怪就起不了作用,并不是鬼怪失去了作用;是它的作用不会伤害人,不只是鬼怪的作用不会伤害人,圣人也不会伤害人。这样双方互不伤害,所以德就会交互趋向于双方。
赏析
这一章用“治大国若烹小鲜”来比喻治理国家要像煎小鱼一样,不能过度搅动,应小心翼翼,掌握好火候。强调治理国家要遵循“道”,以自然无为的方式进行,这样才能使各方相安无事,各种力量都能和谐共处,德也会在这种和谐中得以体现和交融。这体现了老子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
老子
老子即李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故里苦县亦因老子先后更名为真源县、卫真县、鹿邑县,并在鹿邑留下许多与老子相关的珍贵文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 81篇诗文
老子的其他作品
- 《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 》 —— [ 周 ] 老子
- 《 道德经(第十九章) 》 —— [ 周 ] 老子
- 《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 —— [ 周 ] 老子
- 《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 —— [ 周 ] 老子
- 《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 —— [ 周 ] 老子
- 《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 —— [ 周 ] 老子
- 《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 —— [ 周 ] 老子
- 《 道德经(第七章) 》 —— [ 周 ]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