殢人娇 · 小王都尉席上赠侍人

· 苏轼
满院桃花,尽是刘郎未见。于中更、一枝纤软。仙家日月,笑人间春晚。浓睡起、惊飞乱红千片。 密意难传,羞容易变。平白地、为伊肠断。问君终日,怎安排心眼。须信道、司空自来见惯。
拼音

译文

满园的桃花,都是刘郎没见过的(意思是来了很多新人,新人胜旧人的意思),这其中还有一枝生的特别的出众(比喻这个侍女),天上神仙或许会嘲笑人间春天来得晚,一场酣眠醒来,桃花纷纷坠落。我心里的意思很难对你说,平白无故的为你牵挂,不知道你到底是怎么想的?我害怕你像那李司空那样已经厌倦了我呀。

注释

殢人娇:词牌名。北宋新声,调见柳耆卿《乐章集》,注「林钟商」。又名《咨逍遥》。殢者,泥也,引逗、恋昵之意。宋人吕圣求《思佳客》词:「殢人索酒复同倾。」明杨升庵《词品·卷一》云:「泥人娇,俗谓柔言索物曰『泥』,乃计切,谚所谓『软缠』也。」唐韩致尧《无题》诗有「娇娆欲泥人」句,可做调名的注脚。调名本意即咏女子软柔缠人的娇态。宋人多用以抒写儿女之情。晏同叔词三首,寿词者二;东坡三首,赠歌妓者二,戏友人者一。以晏同叔词《殢人娇·二月春风》为正体,双调,六十八字,前後阕各六句、四仄韵。另有双调,六十八字,前後阕各七句、四仄韵诸变体。 「小王都尉席上赠侍人」: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王都尉席上赠侍人」。 小王都尉:宋画家,太原(今属山西)人,徙居开封(今属河南),字晋卿。宋初将领、武宁节度使王全斌来孙,王胜之孙。自幼好读书。宋神宗熙宁二年(西元一〇六九年),以右侍禁、驸马都尉选尚宋英宗次女蜀国长公主(《宋会要辑稿·帝系八·五〇》)。熙宁十年(西元一〇七七年),为绛州团练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八十二》)。元丰二年(西元一〇七九年)坐「乌台诗案」,追两官勒停(《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〇一》)。晋卿不矜细行,冷落蜀国长公主,偏宠小妾。妾恃宠,多犯公主。元丰三年(西元一〇八〇年),公主死,宋神宗罢朝五天,再责昭化军节度行军司马。公主乳母告晋卿行为不检,神宗怒晋卿「内则朋淫纵欲而失行,外则狎邪罔上而不忠,由是公主愤愧成疾,终至弥笃。」责杖晋卿八妾,嫁以平常百姓,贬均州安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〇四》)。元丰七年(西元一〇八四年),徙颍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四十三》)。宋哲宗元祐元年(西元一〇八六年),复驸马都尉。元祐八年(西元一〇九三年),叙文州团练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八十》)。元符二年(西元一〇九九年),复以恃豪贵抑勒雇人等被罚。官至留後,以党籍被谪卒。谥荣安(《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九一》)。晋卿与端王赵佶有往来。善画山水,毕生搜研历代绘画,师李成,着色山水师李建见,参以己意自在一家。又善书,书法清劲,亦自成一体。喜作《金碧图》,人物楼阁,笔皆尖健精密,画山水善写平林远岫、残霞远照之景,清润可爱。如《烟江叠嶂图》绘烟雾迷濛之水乡,画面萧疏清远,用笔似其作《渔村小景》。《烟江叠嶂图》亦疑非王晋卿所作。作品有《金碧图》、《溪山秋霁图》、《渔村小景》、《烟江叠嶂图》。又能诗,工词(赵万里辑有《王晋卿词》),亦工弈,作堂曰「宝绘」,藏古今书画。风流蕴籍,有王谢家风。与一时名流苏东坡、黄山谷、米元章过从甚密,李龙眠「官居京师十年,十年不游权贵门」,亦宝绘堂中客,并绘《西园雅集图》,写王晋卿、苏东坡、黄山谷、苏子由、秦少游、李龙眠、米元章、蔡天启、李端淑、郑靖老、张文潜、王钦臣、刘泾、晃无咎以及僧圆通、道士陈碧虚等十六人,皆当时「博学辨识、名动四夷」之「高人」。後世摹绘,至有多种样本。黄山谷云:「王晋卿画山水云林,缥缈风尘之外,他日不愧当李小将军。其作乐府长短句,清丽幽远,在江南诸季孟之间。近见其戒坛院佛阁碑文,字与笔皆顿进,所谓後生可畏者乎!」事见《宣和画谱·卷十二》、《宋史·卷二百五十五·〈王全斌传·(来孙)王诜传〉》及《东都事略·卷二十·王全斌传》。龙榆生笺引《宋史·卷二百五十五·〈王全斌传·(来孙)王诜传〉》:「(王)诜,字晋卿,能诗善画,尚蜀国长公主,官至留後。」 刘郎:傅子立注:「《续〈齐谐记〉》:『汉明帝永平中,郯县有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迷失道路。望山头有一桃树,共取食之;下山,得涧水,饮之。见蔓菁从山复出,次有一杯流出,中有胡麻饭屑。二人因过水,行一里许,又度一山,出大溪。见二女颜容绝妙,唤刘阮姓名,如有旧。问「郎等来何晚也?」因邀过家。床帐帷幔,非世所有。又有数仙客,将三五桃至,云:「来庆女婿。」各出乐器作乐。二人就女家止宿,行夫妻之礼。住半年,天气和适,常如二三月,百鸟哀鸣。求归甚切,女曰:「罪根未灭,使君等如此。」送刘阮从此山洞口去。乡里怪异,验得七代子孙。却欲还女家,寻山路不获,至太康八年,失二人所在。』又刘梦得诗:『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後栽。』详见前《南乡子》注。」刘尚荣按:「《续〈齐谐记〉》所载事详见《太平广记·卷六十一·天台二女》引《神仙记》。刘义庆《幽明录·卷一》亦载此事,情节稍有不同。末数句疑傅注有脱文,然而难以补正。以今本《续〈齐谐记〉》无此条也。」又按:「刘诗见《南乡子·席上劝李公择酒》词「尽是刘郎去後栽」句所注。」 乱红:傅子立注:「张芸叟《调笑词》:『潺潺流水武陵溪,洞里春长日月迟。红英满地无人到,此度刘郎去路迷。』」刘尚荣按:「此词见于《乐府雅词·卷上·郑彦能〈调笑转踏〉》。《全宋词》于张芸叟名下存目。」 难窥:元延祐本作「难传」,原注:「一作『难窥』。」朱本、龙本及《全宋词》本作「难传」。 易见:元延祐本作「易变」,原注:「一作『易见』。」朱本、龙本及《全宋词》本作「易变」。 「平白地、为伊肠断」句:傅子立注:「李太白《越女词》云:『东阳素足女,会稽素舸郎。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刘尚荣按:「见《李太白诗集·卷二十五·越女词五首(其四)》。宋程文简《演繁露·卷十三·平白地肠断》:『李太白《越女词》曰:「东阳素足女,会稽素舸郎。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此东坡长短句所取以为「平白地、为伊肠断」也。』」 「司空自来见惯」句:傅子立注:「唐杜鸿渐司空镇洛时,刘梦得为苏州刺史,过洛。杜出二妓为宴,酒酣,命妓乞诗于刘。醉甚,就寝。中夜酒醒,见二妇人侍侧,惊问其故。对以席上作诗,司空因命侍寝。令诵其诗,曰:『高髻云鬟宫样妆,秋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或云是韦苏州也。」刘尚荣按:「《唐诗纪事·卷三十九》:『禹锡赴吴台,扬州大司马杜公鸿渐开宴,命妓侍酒,禹锡诗曰:「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孟初中《本事诗·情感》所记与此稍异。又,《诗话总龟·卷二十六》谓为韦苏州任苏州太守时事也,《类说·卷二十七》诗归韦苏州,《类说·卷五十一》诗归刘梦得。」龙榆生笺引唐·孟初中《本事诗·情感》:「刘尚书禹锡罢和州,为主客郎中、集贤殿学士。李司空罢镇在京,慕刘名,尝邀至第中,厚设饮馔。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刘于席上赋诗曰:『?鬌梳头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李因以妓赠之。」

宋神宗十年(西元一〇七七年)二月,苏东坡抵陈桥驿,不得入国门。三月二日寒食,与好友王晋卿作北城之遊,饮于四照亭上,作《殢人娇》词,酬王晋卿侍女。 整首词写得平白浅近,写女子浓睡晚起的慵懒姿态。 词的上阕重在写景。开篇以「满院桃花」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词人禁不住发出惊叹:「这都是当年刘郎所未见的啊,」由此可以想象桃花之盛之多。然後从全景缩至「一枝」,这里的「一枝」对应「满院」,「纤软」承接「桃花」。接下来的四句,顺理成章的从景过渡到人,写王都尉家的侍女们整日风花雪月,珠翠环绕,将她们的生活喻为「仙家日月」。「笑人间春晚」,点出时令,与前文的景物对照,并暗喻「花无百日红」。在欢声笑语之中,岁月匆匆流逝,酣睡而起,突见落红遍地,不禁让人叹息。上阕表面写桃花,写舞女,实为东坡四十岁的内心写照,岁月不居,时光易迈,昔日刘郎既是今日苏郎也。 下阕描写作者由闲情所引起的烦恼。「密意难传,羞容易变」,心中隐藏的爱意满意表达,羞愧的面容最易被人察觉。接下去,作者更直接出自己的烦恼和痛苦:我平白无故的为你肝肠寸断。一语道破,即坦诚,更沉痛。後面四句,话锋转向酒主人王晋卿,作者发问:「平日里你怎么回报美女们的一片赤诚之心?」酒主人哈哈大笑:「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篇末借用「司空见惯」的典故,暗对题中「王都尉」,而自己再一次成为断肠的「刘郎」。言外之意,自己锺情于侍女,与王晋卿玩弄侍女的情感大不相同,这是一个绝妙的反讽。 自然,因为这首词是作者在宴席上的酬赠之歌,未必会对歌女产生爱慕的情感,更多的是文字遊戏,逢场作戏,表面上是对王晋卿奢华生活的称道,实则是对玩弄歌伎感情的权贵的讽刺。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殢(tì)人娇:词牌名。
  • 刘郎:指刘禹锡。也可泛指一般的男子。
  • 于中:在这里。
  • 乱红:落花。

翻译

满院子的桃花盛开,都是一般人未曾见过的美景。在这当中,有一枝桃花更加纤细柔软。在神仙般的日子里,嘲笑人间春天已晚。(侍人)沉睡醒来,惊得那千万片落花纷飞。 深情难以传达,羞怯的心意容易改变。平白无故地,就为她肝肠寸断。想问你整日里,心里究竟是怎样打算的。要知道,这样的情景司空见惯。

赏析

这首词以桃花起兴,描绘了酒席上一位侍人的美丽与娇羞。上阕通过描写满院桃花中一枝特别纤软的桃花,暗示侍人的柔美。下阕则着重表达作者对侍人的情感,写深情难传,自己却为其肠断,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情感变幻的无奈。最后一句“司空自来见惯”,有一种自嘲和超脱的意味。整首词意境优美,情感细腻,用桃花的景象烘托出人物的情感,富有诗意。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