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劝农六首,并引

· 苏轼
天祸尔土,不麦不稷。 民无用物,珍怪是直。 播厥熏木,腐馀是穑。 贪夫污吏,鹰挚狼食。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祸尔土:上天降灾祸于你们这片土地。
  • 不麦不稷,麦子;(jì),古代一种粮食作物,指粟或黍属。意思是地里长不出麦子和稷这种庄稼。
  • 民无用物:老百姓没有可用的东西。
  • 珍怪是直,同“值”,价值。意思是把珍奇怪异的东西作为有价值的物品。
  • 播厥熏木,其;熏木,熏制木材。
  • 腐馀是穑(sè),收获谷物,这里指收获。以腐烂之后的东西作为收获成果 。
  • 鹰挚狼食(zhì),抓取。像老鹰抓取、恶狼吃食一样(指贪婪的官吏掠夺百姓) 。

翻译

上天降祸给你们这片土地,地里长不出麦子和稷等庄稼。老百姓没有实用的物资,却把珍奇怪异之物当作宝贝。播下的是用于熏制的树木,收获的只是腐烂后的残余。贪婪的官吏就像恶鹰恶狼一样掠夺百姓。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和陶渊明《劝农》诗之作。诗的开篇就指出天灾使得土地荒芜,庄稼无收,直接讲述了百姓面临的艰难生存处境。接着描写百姓在困境中以珍怪为珍贵之物,以及从事不被常人理解的熏木生产活动,收获的却极其微薄可怜,反映百姓为求生存的无奈挣扎。最后一句“贪夫污吏,鹰挚狼食”笔锋一转,犀利且沉痛地揭露了那些贪婪的官吏如同饿鹰恶狼一般争抢掠夺百姓,深刻地批判了官场的黑暗腐朽,表达了诗人对百姓苦难遭遇的同情以及对贪腐现象的愤慨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却感情深沉,寥寥数语写出民间疾苦与社会弊病。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