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悻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拼音

所属合集

#雨 #南乡子

译文

细雨霏霏,浸湿了光阴,芳草萋萋,年复一年,与离恨一起生长。凤楼深深,多少情事如烟,封存在记忆之中。恍如隔世呦,望着饰有鸾鸟图案的铜镜,绣着鸳鸯的锦被,思念往事,寸断肝肠。 梦魂,信马由缰,千里飘荡,魂回梦觉,蓦然见杨花点点,飘满绣床。薄情负心的人呀,我半掩闺门,你却迟迟不来,夕阳西下,眼看辜负了三春的良辰美景,洒下清淡的泪珠几行。

注释

流光:流动,闪烁的光采。 凤楼:即凤台、秦楼,语本《列仙传》秦穆公之女弄玉所居之楼,尝引来凤凰。此处指妆楼。 鸾镜:妆镜的美称。 薄悻:薄情郎。

此词写怨妇思归。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雨中的春草、凤楼、鸾镜、鸳衾、杨花等表达怨妇对于情郎不至,心中哀怨的情感。

赏析

「细雨湿流光」,虽则五字,却道尽了初春的无限风光。细雨蒙蒙,洒落在春草叶上,留下滴滴水珠,微风吹过,泛起流光。「湿流光」意指主人公所度过的随春雨而流逝的岁月也是那样的冷涩恼人,正是「梧桐更兼细雨」「怎一个愁字了得」。「流光」一词还将冷凄扰人的静态烦闷与时光流逝的动态惧忧结合起来,冷寂独处的日子往往感觉太慢,本希望快点度过,可是女人出于青春容颜易老的心理却又希望时间慢慢流逝。而「流光」一词又给人快速流去的感觉,如此矛盾纠结的心理集于此短短五个字中。在表现爱情相思苦闷的同时,还渗透着一种人生苦短的生命忧患意识。「芳草年年与恨长」也是以具象表现抽象的妙句,将无形的离恨比托于年年生、年年长的芳草,可感可触,极形象地道出抒情主人公忍受长久离别的痛苦。 「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一方面,它确切地描绘出了春天细雨绵绵之时。烟雾缭绕,茫茫一片的景象;另一方面,雾笼凤楼,人如同被困锁在无人知晓的地方,无限心事,茫茫无以倾诉。两相对照,景情交融,给读者的感染力就非常之深。 「鸾镜鸳衾两断肠」。鸾凤成双,鸳鸯成对,「鸾镜鸳衾两断肠」中的这个「两」字既有两两成偶之物与自身形单影只的对比,也包含着两对成双之物对自身孤独情怀的连续刺激,语意双关,极有意蕴。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魂梦任悠扬」,是对「烟锁凤楼」的反弹,禁锢在空闺中的少妇在梦中可以无拘无束,任情驰骋。可睡起所能看到的只是「杨花满绣床」。「杨花满绣床」与上句「魂梦任悠扬」相印相称,一虚一实,互文见义。从这两句所描述的情景看来,思妇魂牵梦萦的意中人杳不见踪影。洒脱之余,更显悲凉。 「薄悻不来门半掩,斜阳」。她半掩闺门,等待恋人的到来,可是从清晨等到红日西斜,还未见踪影,她忍不住骂了一声「薄情郎」。爱之深,方恨之切。她口头称为「薄悻」,内心深处爱的深切。 「负你残春泪几行」。当无望中的盼望最终落空时,她便簌簌的落下泪来。词人不说抒情主人公是为所思之人流泪,而说因辜负了三春的良辰美景而为春光洒泪。此为本词又一出新的写法,同时也是对抒情主人公心怀的一种委婉诗意的表达。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流光:流动、闪烁的光。
  • 凤楼:指女子的居处。
  • 鸾镜:装饰有鸾鸟图案的镜子。
  • 鸳衾:绣有鸳鸯图案的被子。
  • 薄悻:薄情。

翻译

细雨打湿了闪烁的光,芳草年年生长,和愁恨一样悠长。烟雾笼罩着女子的居处,有着无尽的往事,一片迷茫,那鸾镜和鸳衾都让人极度悲伤。 魂魄在梦中自由飘荡,醒来后杨花布满了绣床。那薄情的人不来,门半掩着,斜阳照着,辜负你这残春让我流下了几行泪。

赏析

这首词情景交融,极具感染力。“细雨湿流光”一句,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凄迷的氛围。芳草年年生长,暗喻着愁恨绵绵不绝。“烟锁凤楼”体现出闺中女子的孤独与哀怨。下阕通过描述梦境和醒来后的景象,进一步突出了女子的寂寞与伤感。“薄悻不来门半掩,斜阳”,这场景透出深深的失望与落寞,最后直白地表达出因情而落泪,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女子对感情的渴望与无奈。全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闺中女子的哀愁与幽怨,韵味深长。

冯延巳

冯延巳

冯延巳,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 1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