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 · 秋入蛮蕉风半裂

秋入蛮蕉风半裂,狼籍池塘,雨打疏荷折。绕砌□声芳草歇,愁肠学尽丁香结。 回首西南看晚月,孤雁来时,塞管声呜咽。历历前欢无处说,关山何日休离别。
拼音

注释

蛮蕉:即芭蕉。 风半裂:芭蕉的叶片宽大,且主脉两侧具平行脉,易在外力作用下形成与平行脉同向的裂痕。 狼籍:即狼藉,纵横散乱貌。 砌:台阶。 蛩(qióng):同「蛩」,蟋蟀。 芳草歇:香草凋萎,不再芬芳。 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喩愁绪之郁结难解。唐·李商隐《代赠二首》:「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回首西南:一指「看晚月」,一指思念上阕中「愁肠学尽丁香结」的佳人。南唐位于今江南一带,北方后周政权曾三度入侵。于二军对峙的淮河遥望南唐诸城,卽是「回首西南」。 晚月:即夜月。 孤雁:离群的孤单的雁,喩下阕中的征夫与上阕中的佳人分离。 孤雁来时:指秋天。南唐地处江南,大雁逢秋来迁。 塞管:塞外胡乐器。以芦以首,竹为管,声悲切。 历历前欢:前度欢愉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关山:代指戍边生涯。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蛮蕉:南方的芭蕉。
  • 狼籍:亦作“ 狼藉 ”,这里形容纵横散乱的样子。
  • (qì):台阶。
  • □声:原词此处缺字,推测可能是虫鸣声之类 。
  • 丁香结:丁香的花蕾,常用来比喻愁肠百结。
  • 塞管:即羌笛之类的塞外乐器。

翻译

秋天来到,南方的芭蕉被秋风吹得半裂,池塘一片杂乱狼藉,稀疏的荷叶在雨打之下弯折。台阶周围虫鸣声渐渐停歇,那芳草也已枯萎,我的愁肠如同纠结的丁香花蕾。回首望向西南方向,看着傍晚的月亮,一只孤雁飞来,此时塞外的羌笛传来呜咽之声。过去那些清晰难忘的欢乐场景,如今却无处诉说。这漂泊离别的日子,还有到什么时候才会停止呢?

赏析

这首词描绘出一幅凄凉哀婉的秋景图,借景抒情,抒发了主人公深深的愁绪。开篇通过秋风撕裂蛮蕉、雨打疏荷等景象,将萧瑟秋意渲染得浓郁深沉,让人感受到一种衰败与落寞。“绕砌□声芳草歇,愁肠学尽丁香结” 进一步把景物与愁情相融合,以虫声渐歇、芳草凋零表现内心的寂寥,用 “丁香结” 形象地刻画了愁思的纠结难解。下阕 “回首西南看晚月,孤雁来时,塞管声呜咽” 以动态的孤雁、呜咽的塞管,营造出更加凄清的氛围,烘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忧伤。末尾 “历历前欢无处说,关山何日休离别” 点明主题,对过往欢乐的怀念和对离别现状的无奈,让人深深体会到离人内心的痛苦与期盼,整首词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深沉 ,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冯延巳

冯延巳

冯延巳,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 1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