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帘幕:窗帘和帷幕,指室内遮挡视线的布艺。
-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天气晴朗,春意盎然。
- 尊酒:古代盛酒的器皿,此处指美酒。
- 罗衣:丝织品制成的衣服,多用于女子。
- 怯夜寒:害怕夜晚的寒冷。
- 愁颜:忧愁的表情。
- 烧残烛:形容面容憔悴,像蜡烛燃烧殆尽。
- 阑干:纵横交错,此处形容泪水流淌的样子。
- 高拌:即高谈阔论,心情不好时强装欢笑。
- 争奈:无奈,尽管不愿意。
翻译
微风轻轻吹过,帘幕间透露出临近清明的清新气息,花朵凋零,春天已接近尾声。我们举杯畅饮,试图留住欢乐,但即使穿上了厚厚的罗衣,也还是觉得夜晚的寒意侵人。
我的脸色憔悴,如同即将熄灭的蜡烛,泪水滑落,打湿了衣襟。尽管我想强颜欢笑,但内心的悲伤无法掩饰,因为我们相见时,情感却如此深重复杂。
赏析
这首《采桑子》是五代南唐词人冯延巳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主人公在春末时节的伤感与无奈。词人以微风、花落、尊酒等意象,渲染出一种清冷而哀婉的氛围,烘托出主人公面对春残的落寞心情。"添尽罗衣怯夜寒"一句,既写出了季节更替的冷意,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凄凉。下片通过比喻和细节描写,进一步刻画了愁容如蜡烛残照,泪水纵横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忧郁和对相聚之情的矛盾心态。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含蓄,展现了冯延巳婉约词风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