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 与泗守过南山晚归作

· 苏轼
北望平川。野水荒湾。共寻春、飞步孱颜。和风弄袖,香雾萦鬟。 正酒酣时,人语笑,白云间。飞鸿落照,相将归去,澹娟娟、玉宇清閒。何人无事,宴坐空山。望长桥上,灯火乱,使君还。
拼音

所属合集

#行香子

注释

行香子:词牌名,又名《爇心香》。《中原音韵》、《太平乐府》俱注「双调」。蒋氏《九宫谱目》入「中吕引子」。双调小令,六十六字,有三体:前阕八句四平韵,後阕八句三平韵;前阕八句五平韵,後阕八句三平韵;前阕八句五平韵,後阕八句四平韵。此调短句多,上下阕结尾以一字领三个三言句,前人于此三句中常用相同的字,尤为别致。音节颇流美悦耳,亦可略加衬字。 「与泗守过南山晚归作」:元延祐本无题,据《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补。 南山:龙榆生笺:「《诗集》查注:『《苕溪渔隐丛话》:「淮北之地平夷,自京师至汴口并无山,惟隔淮方有南山,米元章名其山为第一山。」《太平寰宇记·卷十六·〈河南道·泗州·盱眙县〉》:「盱眙县在泗州南五里,都梁山在县南六十里。」又公自注:「南山名都梁山,山出都梁香故也。」』」 孱颜:《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校注:「一作『潺湲』。」龙榆生笺:「《汉书》司马相如《大人赋》:『放散畔岸,骧以孱颜。』师古注:『畔岸,自纵之貌也;骧,举也;孱颜,不齐也,孱,音士颜反。』」 香雾:龙榆生笺引唐·杜少陵《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酒酣:元延祐本作「酣酒」。 时:毛本作「适」,属下句。 孤鸿:毛本、龙本作「飞鸿」。龙榆生笺:「《周易》:『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按:此非《周易》中文,语出扬子云《法言·问明》。 玉宇:龙榆生笺引《雲笈七籤·卷八·释〈三十九章经〉第五章》:「太微天帝君曰:九天真人呼风为『浮』。金房在明霞之上,九户在琼阙之内,此皆太微之所馆,天帝之玉宇也。」

这首词作于元丰七年岁末,多题作「与泗守过南山晚归作」,泗守是指当时泗州太守刘士彦,南山,即都梁山。在县南六十里。 《苕溪渔隐丛话》:「淮北之地平夷.自京师至汴口,并无山,惟隔淮方有南山,米元章谓为第一山.」可见,南山处于空阔平原之上,淮水就近流过。 前两句「北望平川,野水荒湾」,寥寥八字,便将环境特色描画出来。 又因南山只是平原上一座并不太高的小山,故能飞步而上,然其突兀而出,却也是峭壁巉岩、颇为险峻。共觅春光的词人与太守登上南山,但觉和暖的山风拂弄着衣袖,弥漫着淡淡香气的云雾萦绕在鬟边,真是欢畅无比!于是摆酒畅饮,白云之间,笑语喧哗,直有仙游之乐。故郑文焯《大鹤山人词话》评曰:「天外之游,澹然仙趣。」 直到日暮时分,大雁飞过夕阳斜挂的天幕,游山的人才一起归去,其时天空澄净静美,依然是景色醉人。不知是谁还无事闲坐在空山上,他一定会看到长桥上,灯火闪烁,那是太守游山夜归。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泗守:泗州太守。
  • 孱(càn)颜:高峻的山岭。

翻译

向北眺望那平坦的原野。有野外的水流和荒僻的水湾。一起去追寻春天,快步登上高峻的山岭。和暖的风翻动着衣袖,香气如雾般萦绕在鬟发间。正当酒兴正浓时,人们欢声笑语,仿佛在白云之间。飞雁在落日余晖中落下,相互为伴归去,月色明媚娟秀,天空清朗闲适。什么人没有事情,静静坐在空山里。望着长桥上,灯火错乱,这是太守归来了。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与友人一同游山晚归的情景,富有情趣。上阕写寻春的欢乐,北望之景开阔,突出环境的清幽。“共寻春、飞步孱颜”展现出积极欢快的氛围,“和风弄袖,香雾萦鬟”更是营造出一种诗意的美感。下阕写归途中的景象,飞雁、余晖营造出静谧的氛围,“澹娟娟、玉宇清閒”刻画出美好的夜晚,“何人无事,宴坐空山”透露出一种闲适自在。最后以长桥上的灯火和使君归来收尾,给人以画面感。全词意境清新自然,又充满生活气息,表现出苏轼豁达超脱的心境。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