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杂兴

·
夏至阴生景渐催,百年已半亦堪哀。 葺鳞不入龙螭梦,铩羽何劳燕雀猜。 雨砌蝉花粘碧草,风檐萤火出苍苔。 细观景物宜消遣,寥落兼无浊酒杯。
拼音分享图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夏至: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阳历6月21日或22日,白天最长,黑夜最短。
  • 阴生:阴气开始增长。
  • :日光,景色。
  • 葺鳞:比喻地位低下或失意之人,此处指不得志的人。
  • 龙螭:神话中的龙和螭龙,象征尊贵。
  • 铩羽:鸟折断翅膀,比喻失势或受挫。
  • 燕雀:泛指小鸟,常用来比喻庸俗之人。
  • :台阶。
  • 蝉花:蝉的蛹,形似花,此处指蝉蜕。
  • 萤火:萤火虫。
  • 寥落:冷清,寂寞。
  • 浊酒:劣质的酒。

翻译

夏至时分阴气渐增,一年过半令人感叹时光匆匆。那些身处低微的人无法梦见飞龙腾跃,失意之人何需理会那些庸人的猜忌。台阶上的蝉蜕粘连着碧绿的草丛,屋檐下萤火虫在青苔间闪烁。仔细观察这些景物,不失为消磨时光的好方法,只可惜眼前孤寂,连一杯浊酒也无从寻觅。

赏析

刘基这首《夏日杂兴》寓言深沉,通过对夏至时节的描绘,寄寓了对人生的感慨。诗人以“葺鳞”自比,表达不得志的失落感,同时也暗讽那些嫉妒他人的人。他欣赏自然界的生机,如蝉花粘碧草、萤火出苍苔,借此寻求心灵的慰藉。然而,面对寂寥的生活,诗人只能借观景物来消遣,却无酒可饮,更显其孤独与无奈。整首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对世事的洞察。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