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胪篇

· 徐渭
鸿胪翁本瀛洲客,朝朝谒帝飞双舄。 方朔由来侍汉廷,子真还自栖仙宅。 翁家甲第郡郊东,高门容车人紫空。 炊烟不散千门绕,贵秩何多万石同。 更有三雏搏六翼,大宋小宋尤难得。 小未已作玉堂人,大者行登金马藉。 玉堂清切俨神仙,章服从来蔚且妍。 承封自感君恩重,乞典悬知子道全。 闻翁始生在京邸,司马方居青琐地。 只今回首六十年,承封复在燕京里。 此生此宦此承封,初夏初过初度逢。 都门送别羡疏广,名山访道随葛洪。 凤子麟孙天所授,恩波荡荡偏垂后。 他年玉带束绯袍,还挂翁身为翁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鸿胪:古代官职名,负责外交事务。翁:尊称老者。瀛洲:传说中的仙境。舄(xì):古代官员的鞋。方朔:指古代名将。子真:指古代道士。甲第:豪宅。炊烟:厨房的炊烟。贵秩:高官阶级。三雏:指三只凤凰。六翼:指六只翅膀。大宋、小宋:传说中的凤凰。玉堂:高官的官邸。金马藉:古代官员的坐骑。章服:古代官员的礼服。承封:接受封赏。燕京:古代指北京。初夏:初夏季节。疏广:宽阔。葛洪:古代道士。凤子麟孙:指受到天赐的恩宠。

翻译

鸿胪老翁是来自传说中仙境瀛洲的客人,每天都穿着朝服去朝见皇帝。方朔是历史上侍奉过汉朝的名将,子真则是居住在仙境的道士。老翁家的宅邸在东边的城郊,高大的门前停满了车马,紫色的空气中弥漫着炊烟,千门围绕,高官显贵如云。他的地位尊崇,拥有万石俸禄。还有三只凤凰和六只翅膀的大宋、小宋,尤为难得。有的已经成为玉堂之人,有的则骑着金马。玉堂清雅神仙,穿着华丽的礼服,风姿绰约。他感受到皇恩的重大,请求被授予子道全权。听说老翁最初出生在京城,司马方住在青琐之地。如今回首六十年,承封又在燕京。这一生,这一番宦途,这一次承封,初夏初度初相逢。在都门送别,羡慕广阔,登名山访道,跟随葛洪。凤凰子孙,受到天赐的恩宠,恩波荡漾,特别洒落在后人身上。将来,佩戴玉带,穿上绯色的袍服,也会为老翁祝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代官员的辉煌生涯,以及他与仙境、传说中的凤凰等神秘元素的联系。通过对官员的地位、家庭、仕途的描写,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阶级差距和官员的荣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神话元素,展现了作者对仙境、神话传说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和对仕途的坚守。整体氛围庄严高贵,意境优美,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仙境、神话传说的向往和对功名富贵的追求。

徐渭

徐渭

明浙江山阴人,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晚号青藤。诸生。有盛名,天才超逸,诗文书画皆工。常自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其画工花草竹石,笔墨奔放淋漓,富于创造。知兵好奇计,客胡宗宪幕,擒徐海,诱王直,皆预其谋。宗宪下狱,渭惧祸发狂自戕不死。又以击杀继妻,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得张元忭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辄慷慨悲歌。晚年贫甚,有书数千卷,斥卖殆尽。自称南腔北调人,以终其生。有《南词叙录》、杂剧《四声猿》及文集。 ► 15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