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贾谊旧居

楚乡卑湿叹殊方,鵩赋人非宅已荒。 谩有长书忧汉室,空将哀些吊沅湘。 雨馀古井生秋草,叶尽疏林见夕阳。 过客不须频太息,咸阳宫殿亦凄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楚乡:指楚地,即今湖南、湖北一带。
  • 卑湿:地势低下潮湿。
  • 殊方:异域,指与中原不同的地区。
  • 鵩赋:指贾谊的《鵩鸟赋》,鵩(fú)是一种不祥的鸟,贾谊以此鸟为赋,表达自己的忧国之情。
  • 人非:指贾谊已逝,人事已非。
  • 谩有:空有,徒有。
  • 长书:指贾谊的《治安策》等长篇政论。
  • 忧汉室:担忧汉朝的国运。
  • 哀些:哀叹之声。
  • :凭吊,怀念。
  • 沅湘:沅江和湘江,代指楚地。
  • 雨馀:雨后。
  • 古井:指贾谊旧居中的井。
  • 疏林:稀疏的树林。
  • 见夕阳:夕阳的余晖透过稀疏的树林。
  • 过客:过往的行人。
  • 频太息:频繁地叹息。
  • 咸阳宫殿:指秦朝的都城咸阳的宫殿,代指古代的繁华已逝。

翻译

在楚地这潮湿而偏远的地方,我感叹着异域的风情。贾谊的旧居已经荒废,他曾写下的《鵩鸟赋》如今只剩下人事已非的感慨。他虽有长篇的政论担忧汉朝的命运,但如今只能空自哀叹,凭吊着沅江和湘江的故土。雨后,古井边长出了秋草,树叶落尽的稀疏树林中,夕阳的余晖透了进来。过往的行人不必频繁地叹息,因为即使是古代繁华的咸阳宫殿,也已是一片凄凉。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贾谊旧居的描写,表达了对贾谊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无常的感慨。诗中“雨馀古井生秋草,叶尽疏林见夕阳”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景象,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结尾提到“咸阳宫殿亦凄凉”,将个人的感慨扩展到对整个历史变迁的哀思,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才子的敬仰和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悟。

戴叔伦

戴叔伦

戴叔伦,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