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府诗

金罍映玉俎,宾友纷宴喜。 木兰泛方塘,桂酒启皓齿。 水榭临空迥,酣歌当座起。 火云散奇峰,瑶瑟韵清徵。 土梗乃虚论,康庄有逸轨。 谷成一编书,谈笑佐天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罍(léi):古代盛酒的器具,形状像壶。
  • 玉俎(zǔ):古代祭祀或宴会时用来盛放祭品的玉制器具。
  • 木兰:一种植物,这里指用木兰木制成的船。
  • 桂酒:用桂花酿制的酒。
  • 水榭(xiè):建在水边或水上的亭台,用于观景或休息。
  • 火云:形容夏日天空中的云彩,因其颜色红如火而得名。
  • 瑶瑟(sè):古代的一种弦乐器,类似于琴。
  • 清徵(zhǐ):古代五音之一,这里指音乐的清脆悦耳。
  • 土梗(gěng):土制的偶像,比喻无用之物。
  • 康庄:宽阔平坦的大路,比喻顺利或繁荣。
  • 逸轨:超凡脱俗的行为或道路。

翻译

金色的酒壶映衬着玉制的祭盘,宾客和朋友们纷纷享受着宴会的喜悦。 木兰木制成的小船在方塘中泛舟,桂花酒开启了人们清亮的笑声。 水边的亭台临空而建,显得格外幽远,欢快的歌声在座位间响起。 夏日的云彩散开,如同奇峰般美丽,瑶瑟的音乐清脆悦耳,回荡在空气中。 土制的偶像不过是空谈,真正的康庄大道有着超凡脱俗的轨迹。 谷中成就了一部书,谈笑间辅佐着天子,展现了智慧与风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宴会的盛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宾客们的欢乐和优雅。诗中“金罍映玉俎”和“木兰泛方塘”等句,不仅描绘了宴会的奢华和自然的美景,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后半部分通过“土梗乃虚论”和“康庄有逸轨”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价值和智慧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风貌。

权德舆

权德舆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大臣。字载之,行三。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家于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名士权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历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复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仆射,谥曰文。 ► 3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