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肇初墨菊图

· 孙蕡
苏郎墨菊真有香,老墨落纸生秋霜。 宛然著我三径底,日与野老同徜徉。 生平爱画仍爱菊,令人见此二美足。 犹疑已是重阳过,寒花疏叶心簇簇。 忆昨苏郎画菊时,君家数本方离披。 谁云清致不兼得,更对浊酒开东篱。 明朝酒醒宾客去,君独沉吟空绕树。 绕树还看墨菊图,君家此乐陶家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苏郎:指画家苏肇,明代画家。
  • 老墨:指陈年墨汁,色泽深沉。
  • 秋霜:比喻墨色如秋天的霜,形容墨色淡雅。
  • 三径:指隐居之地的小径,常用来象征隐士的生活环境。
  • 徜徉:悠闲地漫步。
  • 簇簇:形容花朵繁密。
  • 离披:散乱的样子。
  • 清致:清雅的情趣。
  • 东篱:东边的篱笆,常用来指代菊花所在的地方。
  • 陶家:指陶渊明,因其爱菊,常用来代指爱菊之人。

翻译

苏郎的墨菊画真是香气四溢,陈年墨汁落在纸上,犹如秋霜般淡雅。 仿佛让我置身于隐居的小径之下,每天与野老一同悠闲地漫步。 我一生既爱画又爱菊,见到这幅画中的二美,真是心满意足。 我仿佛已经感受到重阳节过后的气息,寒花疏叶,花朵繁密,心中充满期待。 记得苏郎画菊的时候,你家几株菊花正散乱地开着。 谁说清雅的情趣不能兼得,我们更对着浊酒,在东边的篱笆旁赏菊。 第二天酒醒后宾客离去,你独自沉思,空自绕着树转。 绕树时还看着墨菊图,你家的这种乐趣,连陶渊明家也没有。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苏肇的墨菊画,通过描绘画中的菊花和隐居生活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画作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老墨落纸生秋霜”一句,巧妙地将墨色与秋霜相比,形象地展现了画作的淡雅之美。后文通过对菊花和隐居生活的描述,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美的感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的赞美。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