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高彬四首

· 孙蕡
与君夙有通家好,堂上严亲未白头。 野寺花明春载酒,清溪月朗夜浮舟。 陶潜此日生归思,屈子长年赋远游。 烟水五湖归棹早,为余开径碧林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sù):早先,旧有的。
  • 通家:世交,世代有交情的人家。
  • 严亲:指父亲。
  • 载酒:带着酒。
  • 浮舟:乘船。
  • 陶潜:东晋诗人,以隐逸著称。
  • 归思:归隐的念头。
  • 屈子:指屈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
  • 远游:指屈原的《远游》诗。
  • 烟水:雾霭中的水面,泛指江湖河海。
  • 五湖:泛指江湖。
  • 归棹:归舟,回家的船。
  • 开径:开辟道路。

翻译

我们两家早有深厚的交情,你家堂上的父亲还未白发苍苍。 春日里,我们在野寺中赏花饮酒,夜晚则在清澈的溪水上乘船赏月。 此时此刻,我仿佛感受到了陶潜归隐的思绪,屈原长年吟咏远游的情怀。 在烟波浩渺的江湖中,你的归舟早已启航,为我开辟了一条通往碧林幽处的小径。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高彬的深厚情谊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春日野寺饮酒、夜晚清溪泛舟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同时,借用陶潜和屈原的典故,抒发了诗人对归隐和远游的向往之情。最后,诗人以“烟水五湖归棹早,为余开径碧林幽”作结,既表达了对友人早日归来的期盼,也寄托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无限憧憬。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