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淮口

· 张翥
滟滟潮初上,移舟出浦中。 岸分清浊水,帆掉合离风。 伧楚方言杂,徐扬地利通。 何殊入乔口,怀古思无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滟滟(yàn yàn):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 浦中:河口或江口。
  • 帆掉:调整帆的角度,以适应风向。
  • 合离风:指风向变化,帆需要调整以适应。
  • 伧楚:古代对楚地的称呼,这里指楚地方言。
  • 方言杂:方言混杂。
  • 徐扬:古代地名,徐州和扬州,这里指两地之间的交通。
  • 地利通:地理上的便利,交通畅通。
  • 何殊:有何不同。
  • 入乔口:进入乔口,乔口是古代地名,这里用作比喻,指进入某个地方。
  • 怀古:怀念古代的事物或情景。

翻译

潮水波光荡漾,刚刚上涨,我乘船驶出河口。岸边的水流清澈与浑浊分明,船帆随着风向的变化,不断调整角度。这里楚地的方言混杂,但徐州与扬州之间的地理交通却十分便利。这情景与进入乔口有何不同呢?我心中充满了对古代的怀念和无尽的思绪。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乘船出行的场景,通过潮水的波光、船帆的调整,生动地展现了江面的景象。诗中提到的“伧楚方言杂,徐扬地利通”反映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地理交通的便利,体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环境的观察。结尾的“何殊入乔口,怀古思无穷”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深思,增添了诗作的哲理意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