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篇

惊乌扑速起空林,辚辚雕轮过渐沉。 此时何处青楼女,此际无限塞垣心。 青楼小女字莫愁,织得流黄锦并头。 记别狂夫辞故里,昨传书信在凉州。 机头金剪三四转,灯下玉箸一双流。 荧荧青灯轧轧机,还理狂夫箧中衣。 宛转涕泪新痕积,约莫腰肢旧带非。 杵影高低尚自双,茕然贱妾伴空房。 捣成白练浑如雪,愁得蛾眉已似霜。 规月苍黄低落雁,商飙悉律和鸣螗。 意怯腕弱夜还赊,谁能闻罢禁咨嗟。 疑是梁州砧响绝,十年零落不思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扑速:迅速飞起。
  • 辚辚:车轮滚动的声音。
  • 雕轮:雕刻精美的车轮,指华丽的马车。
  • 塞垣:边塞的城墙,指边疆。
  • 流黄:一种黄色的丝织品。
  • 玉箸:比喻眼泪。
  • 轧轧:织机工作的声音。
  • 宛转:曲折,这里指心情复杂。
  • 约莫:大约。
  • 杵影:捣衣时杵的影子。
  • 茕然:孤独的样子。
  • 白练:白色的丝织品。
  • 蛾眉:形容女子细长的眉毛。
  • 规月:圆月。
  • 商飙:秋风。
  • 悉律:和谐的音律。
  • 鸣螗:蝉鸣。
  • 赊:长,远。
  • 咨嗟:叹息。
  • 砧响:捣衣声。

翻译

乌鸦惊飞,迅速从空旷的林中起飞,华丽的马车辚辚作响,渐渐远去。这时,不知是哪座青楼中的女子,此刻心中充满了对边塞的无限思念。

青楼中的少女名叫莫愁,她织出了流黄色的并头锦。记得狂夫告别故乡,昨天传来消息说他已到达凉州。她在机头转动金剪,灯下泪水如玉箸般流淌。

荧荧的青灯下,轧轧的织机声中,她还在整理狂夫箱中的衣物。心情复杂,新泪痕积在旧痕上,大约腰肢已不如往昔。

捣衣时杵影高低,只有孤独的贱妾相伴空房。捣成的白练如雪般洁白,愁得她的眉毛已如霜白。

圆月苍黄,低垂如落雁,秋风和蝉鸣和谐共鸣。手腕因怯弱而夜长,谁能听到这停止的叹息。

怀疑是梁州的捣衣声已绝,十年的零落,不再思念家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青楼女子对远在边塞的狂夫的深切思念。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如“惊乌扑速起空林”、“机头金剪三四转”等,展现了女子的孤独与忧愁。诗中“捣成白练浑如雪,愁得蛾眉已似霜”一句,巧妙地将捣衣的劳作与女子的愁思相结合,表达了女子内心的无尽哀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人王世贞的高超艺术成就。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