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野人:指村野之人,农夫。
- 争席:争夺座位。
- 衔花:用嘴叼着花。
- 净行居士:指修行清净的在家佛教徒。
- 禅那:禅定,佛教用语,指通过冥想达到的精神状态。
- 作家:这里指精通禅理的人。
翻译
出门时遇到农夫争夺座位,回家时看到山鸟叼着花儿。 这并不妨碍我这个修行清净的居士,去探究禅理的精妙。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出逢野人争席”与“归睹山鸟衔花”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后两句表明,尽管身处纷扰之中,诗人仍能保持内心的清净,专注于禅理的修行与探究。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雨饮李氏伯仲草堂遣谢 》 —— [ 明 ] 王世贞
- 《 送顾子韶臬使之山东并为故人李于鳞子驹有托 》 —— [ 明 ] 王世贞
- 《 有感 》 —— [ 明 ] 王世贞
- 《 吴中迎春曲八首 》 —— [ 明 ] 王世贞
- 《 拟古七十首李都尉陵从军 》 —— [ 明 ] 王世贞
- 《 周君自大官令出太仆辽左飘然挂冠今年五十矣而颜尚童其婿一龙余从子也乞诗为寿 》 —— [ 明 ] 王世贞
- 《 空山者法门中狮子儿也俗腊半七十矣而犹童真安居羯磨精进般若前后受持经典何止十夹犹以未明心要遍拟参方诣余言别叩其所之则云将泛嘉禾抵余杭奉楗椎于月庭之席敷法具于莲池之堂然后折芦渡淮飞锡登嵩放达摩之少林壁掠文殊之金刚窟束铜固腹始归故山余蚁处一穴不能偕也姑为四韵以壮之 》 —— [ 明 ] 王世贞
- 《 助甫约登太岳候之不至 》 —— [ 明 ] 王世贞